百度直達號“即插即用”:更符合大眾消費邏輯
作為一名消費者,如果想用移動設備獲得商家提供的生活服務,例如去餐廳吃飯,一般有三個核心需求:第一,迅速找到那家餐廳;第二,提前訂座甚至下單;第三,有何優惠。如果還能在享用完美餐之后,直接用移動設備支付賬單,然后瀟灑地我走了,只帶著一部手機,這實在是一級棒的消費體驗啊。
但目前,哪個本地化生活服務的O2O平臺可以實現這種直接流暢的消費體驗呢?
團購App嗎?做不到,首先搜索商家就麻煩死,而購買了團購優惠服務后,有些服務還要提前多少小時甚至提前一兩天進行預約,預約后如果想要到店即可享受服務,在人氣火爆的商家那里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另外,因為是提前購買優惠服務,退訂該服務就成為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即使現今的團購網站承諾了大部分情況下可以無條件退訂退款,但這著實是消費者的一大負擔。
微信服務號呢?很難做到,小爆對此深有體會,微信服務號是公眾號的一種,可以建設各種服務,比如小爆就曾關注順豐的微信服務號下單叫快遞送東西和查詢快遞物流情況。但關注了幾個餐飲商家的公眾服務號后,小爆就放棄了使用服務號的念頭,因為即使是某一個商家的鐵桿粉絲,也不會頻繁去那里消費,小爆的娛樂消費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難道要關注所有小爆可能會光顧的商家服務號嗎?小爆覺得這件事細思極恐……
而且作為普通消費者,小爆并不需要商家不停地給我發布優惠或推廣服務的信息,只需要當我想去消費時,商家直接告知我提供了什么優惠或新的服務內容,讓我即時選擇即可。正如很多沒有大量閱讀需求的微信用戶已經很少打開微信公眾號一樣,這種服務方式對于非深度粉絲型的消費者而言,不能說特別反人類,但至少顯得有些多余和雞肋。
而直到小爆在百度世界大會上看到百度推出的“直達號”,并親自試用體驗了海底撈的移動一站式服務之后,小爆突然感覺到,那種夢寐以求的完美流暢的消費體驗終于得以基本實現。
百度直達號的頁面和功能與微信服務號的本質是相似的,基本上就是該商家的官網,也就是百度以自己的手機百度和百度地圖作為平臺入口,直接搜索@海底撈,或通過“發現”和“附近”功能進入附近的海底撈門店直達號,也就是說,海底撈等于利用百度的平臺系統在移動互聯網上開了個“輕應用”式的虛擬門店,可以定制出很多服務。
進入服務頁面后,小爆可以直接訂座,填寫完時間、用餐人數和聯系方式等設置信息后,海底撈還設置了多個區域的位置進行選擇,如近小料臺、安靜、靠窗、無煙區等,滿足顧客用餐位置和環境的需求;選定位置后,小爆就可以選擇繼續點菜,提前進行下單了。小爆也可以選擇手機進行支付,當然目前直達號只支持百度錢包,如果你沒有綁定銀行卡,那你需要去綁定,然后就是支付,和支付寶、微信支付大同小異啦。
這便是一個直達號的大致體驗過程,小爆覺得,直達號這種本地化生活服務O2O的商業形態基本可以滿足一個消費者對于O2O服務的需求,并解決了之前的O2O模式的兩大核心的體驗“痛點”:
首先,直達號比任何一個App和服務號都更符合消費者的體驗邏輯。消費者而言,是不是要下載所有服務的相關APP,才能在移動互聯網中完成快捷的服務?難道每個人的手機上要有100個APP或某個App里要關注一大堆公眾號?這種形式一定是反人類的,而直達號是一個匯集諸多服務商家的平臺,但消費者無需關注或安裝任何應用,只需在需要時搜索或查詢即可獲得服務。
其次,直達號抓住了消費者最直接的真實需求。消費者在移動終端上網,需要查找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服務。消費者不滿足于手機告訴你附近有什么可以吃的,而是希望找到那個吃飯的餐廳,最好不排隊等位,最好到了就可以短時間內上菜,吃完可以不等服務員結賬直接付款走人,如果還能打個折那就更爽了。這些消費者夢想的,而商家覺得異想天開難以提供的服務,如今,至少通過直達號變得可能。
本質來看,直達號的商業模式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基礎,讓消費者輕松找到服務商家,并且通過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的需求,將消費者分發給商家,同時可以幫助商戶尋找潛在消費者。基本上是將微信這種商家與消費者互相尋找的長期關注模式,轉化為將消費者推送到商家面前的即時搜索方式,是百度直達號最大的模式轉變與貢獻,當然,直達號的模式也更好地發揮了百度的搜索技術、輕應用、LBS、大數據等一系列技術優勢,更重要的是,一直被稱作“傳統”的本地生活服務商家終于可以利用直達號“新銳”起來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