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奢侈品漲價謎局:越漲越買
近日愛馬仕放出漲價信息,理由是原料價格上漲以及匯率波動。不過,在網友看來,其無非是找個理由例行漲價。有專家認為,提價已成為奢侈品“吸金”的策略。不過,奢侈品消費目前是“越漲越買”,人們從不因漲價而退縮。價格的上升為何攔不住消費者的熱情?
奢侈品“漲聲”再起
日前,愛馬仕在公布集團上半年業績時放出漲價信息,稱集團計劃明年對產品進行提價。
愛馬仕將此次漲價歸因于絲綢、皮革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以及匯率的波動。不過這樣的理由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吐槽。有網友表示,奢侈品無非是找個理由例行漲價而已。
此外,《法制晚報》報道稱,繼2月19日著名品牌路易威登(LV)在內地及澳門地區全面調價后, LV近日再次展開全球范圍調價。
此前,Dior女裝專柜也悄然上調了部分商品的價格,主要涉及一些皮具。而在Dior之前,GUCCI、Cartier、Celine等品牌在近幾個月內陸續調過價。
提價:為“吸金”找的借口
眾多奢侈品牌們每年常態性的漲價,已致使奢侈品在過去幾年里累積較大的價格漲幅。據美國勞動統計局統計顯示,在過去的10年里,奢侈品的價格已經上漲了60%。
有專家表示,提價已經成為奢侈品“吸金”的策略,只是每次提價的“借口”不同而已。而他們在提價中,最為常見的理由便是原料成本的上漲。
實際上,成本從來不是奢侈品漲價的真實原因。那么,奢侈品的售價中究竟包含了哪些組成部分?
按理說,產品價格=制作成本+研發成本+市場推廣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匯兌損益+合理利潤+品牌溢價。但奢侈品的定價原則,從來和一般消費品定價不同。他首要的是要保持高價位這一根本的屬性,這是奢侈品的精神價值所在。奢侈品要的是心理價值,一般消費品強調功能價值。
“通貨膨脹、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上漲這些都是客觀原因,提價對于奢侈品牌而言是一種策略,以維持其高端形象。”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奢侈品漲價的真正原因在于價格策略,品牌價值是定價的核心,高價策略始終是奢侈品維護其高端地位的一種方式。
有業內人士坦言,奢侈品牌的定價是根據市場進行調控的,調控正是基于不同市場消費者的購買力,“近幾年的消費市場也反映出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強勁的購買力,高檔奢侈品牌在國內的生意很好做,而且價格越高銷量反而越好,消費者越認同,那么品牌商自然也樂得提價。”
漲價為何攔不住中國消費者的熱情
正如前文所述,對一線奢侈皮具、腕表而言,漲價更多的是一種營銷策略,而“限量”更是為了制造一種稀缺性。可以說,奢侈品消費目前是“越漲越買”的狀況,一線大牌真正的粉絲們從不因漲價而退縮。
一位奢侈化妝品牌高管透露,目前中國的零售市場動力仍然比較強勁,購買奢侈化妝品的消費者往往認為“越貴越好”,漲價不但不會造成消費者流失,反而會被認為產品品質更好。品牌就要想方設法比競爭對手賣得更貴。
當然,不能否認的是,還有很多追捧者是因為奢侈品傳統的制造工藝、高品質的保證。
此外,品牌每年的提價行為,也促成了一種新的投資項目的產生,那就是“奢侈品投資”。香奈兒、LV、迪奧等一線奢侈品牌的經典款因為極少改變,因而成為了一個具有可比性的標桿。看到今年的經典款比幾年前又貴了30%,消費者就會認為品牌旗下的服裝、珠寶、手袋、腕表都在升值。因此,即使是漲價,也會有大量的“粉絲”爭相追捧。
而奢侈品為購買者帶來的心理層面的暗示性,以及其所代表的地位,也讓奢侈品即使漲價,仍然供不應求。
有業內資深買手表示,許多一線大牌如愛馬仕、香奈兒、LV、迪奧等都有意識地培育自己的“經典款”手袋,比如愛馬仕的“鉑金包”、香奈兒2.55手袋、LV的Speedy手袋、迪奧的Lady Dior等。這些經典款已然在消費者心目中漸漸成為了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而相對價格更加昂貴的腕表,情況更是如此。業內人士表示,少數幾個頂級腕表品牌,在富豪群體中具有標志性的意義,富豪們認為,必須擁有一只這樣的腕表,才能證明自己是成功人士。中國的富人感到,擁有了這款腕表,就躋身了最富有、最有身份的幾十個人的小圈子,是一種地位的象征。
還有一個中國特有的現象也起到很大的作用,那就是奢侈品在禮品市場的火爆。中國的送禮消費中奢侈品消費占有相當比例,這個“對價格不敏感”的群體在一定程度上也支撐了奢侈品的高增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