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堅國際鞋城成為埃塞俄比亞第一大制鞋廠
在華堅國際鞋城(埃塞俄比亞)有限公司,走進3層樓黃綠相間的寬闊廠房,眼前呈現一片繁忙景象。
從去年10月設廠到今年1月投產,短短3個月,貼著“埃塞俄比亞制造”標簽的皮鞋就走向了歐美市場。其間,公司上了2條生產線,安排100名埃塞俄比亞員工到中國培訓,中國國內的總廠抽調200名技術骨干和管理人員來到埃塞俄比亞。經與當地政府協商,該公司6月又派了300名當地員工到中國進行集中培訓。跟記者說起這些,公司副總經理吳潤陸興奮不已。
據吳潤陸介紹,截至4月底,公司已經開通3條生產線,引進了世界一流的制鞋設備,擁有790名員工,其中埃塞俄比亞工人630名,中國工人160名。目前公司日產皮鞋2000雙,全部出口歐美市場,已成為埃塞俄比亞第一大制鞋廠,并成為埃塞俄比亞創匯大戶。
在車間里,埃塞俄比亞員工在鞋跟、模具、司扣、裁板、裁皮、鏟皮、針車、接面、車面、配對等各個環節熟練操作,中埃員工密切配合,3條生產線運作井然有序。誰能想到,這些20歲左右的埃塞俄比亞員工都是剛接受培訓才幾個月的新手。
“我喜歡中國公司,因為我學到了很多有價值的技術,希望與公司一起成長,”在生產線上做監管的吉茹妮告訴記者。22歲的她去年畢業于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大學企業管理專業,作為第一批到中國受訓員工,在中國培訓了2個月,現已是技術骨干。當記者問她為什么選擇中國企業時,透著稚氣的吉茹妮說,很多老師都推薦中國企業,因為中國企業待遇好,又能學技術,“來到公司后有很多驚喜,尤其是看到中國人那么努力工作,自己深受感染”。
目前該公司正努力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引進埃塞俄比亞,把企業做大做強,為當地人培訓技術骨干和管理經驗。15年以后,這個大項目將全部交給埃塞俄比亞管理。“給非洲建立一個造血系統,這比給他們輸血更好,”吳潤陸對記者說。
實際上,華堅公司所在的杜凱姆東方工業園就仿佛是中國幫助非洲建立的造血系統。工業園管理委員會行政管理辦公室主任吳帥軍對記者說,東方工業園于2007年11月在商務部第二次境外合作區招投標中成功中標,2008年5月22日在埃塞俄比亞聯邦和州兩級注冊,是目前中國在非洲的唯一一個民企工業園,也是中國第一個在埃塞俄比亞著力建設的國家級經貿合作區。截至今年3月初,工業園已完成總投資3916.70萬美元;12家企業入駐園區,實際投資總額共計1.24億美元;已上繳總稅費516.76萬美元;聘用當地員工861人。
埃塞俄比亞政府將東方工業園作為國家“持續性發展及脫貧計劃”的一部分,列為工業發展計劃中重要的優先項目。總理梅萊斯表示,東方工業園在埃工業發展中起著關鍵性作用,預計將有80多家企業入駐。埃塞俄比亞政府目前表示愿意按照項目總投資的40%參與東方工業園建設,中非發展基金對入股東方工業園項目已經完成內部立項審查,意向按總投資的30%參與工業園項目。
東方工業園項目的實施給埃塞俄比亞帶來了寶貴的建設工業園區經驗,推動了該國工業園的發展。現在,埃塞俄比亞政府已規劃建立5個工業園,總面積將達到5130公頃。據當地媒體報道,埃塞俄比亞工業部日前表示,該部組織各方面的專家正在起草該國第一部工業園法案,準備成立工業園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