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上市引熱議 輕資產撬動新未來
近期Facebook上市無疑是全球資本市場的焦點,而作為一家典型的輕資產類公司上市也讓輕資產類上市公司成為熱議的話題。近日,“輕資產撬動新未來”的論壇上,業內諸多大佬就聚議輕資產。
何謂輕資產模式?
“我們之間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買了個蘋果四代,而你卻買了四袋蘋果。”這個笑話似乎很好地演繹了重資產跟輕資產的區別。但是到底又該對輕資產類公司如何界定?什么樣的公司才是真正的輕資產類公司?
軟銀賽富投資合伙人陸豪認為,輕資產未來考核它的能力主要是在整合能力和了解能力。陸豪稱,輕資產公司最大的核心就是經營這些輕資產的人,即管理團隊。“輕資產的概念是讓一個投資的企業不要過于負擔更重的企業資產來減少它的流動性。考核它的核心是這個資產經營公司的模型、引導的方式,甚至于經營消費者和市場心理的獨到功夫。這是輕資產考核的核心。”
陸豪表示,如果少了這幾個方面,所有的輕資產公司將蕩然無存。輕資產公司整合的能力相當重要,不在于擁有多少,而在于影響多少。“這就是輕資產公司的核心。”
在興業全球輕資產擬任基金經理陳揚帆看來,輕資產就是企業的競爭力來源于無形的資產,而不是有形的資產。比如說無形的像公司的創新設計,公司的客戶關系,公司的渠道、品牌等這些無形的東西。而不是有形的那些廠房、機器設備、原材料等等。
實際上,不少人認為輕資產行業就是新興產業。對此,陳揚帆表示輕資產公司里面有很多是屬于新興產業的。新興產業里面也有不少公司是輕資產的,但是要完全把它畫等號,是不太合適的,只是它們有更多的交集而已。
而在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章蘇陽看來,其實輕資產跟重資產很難區分,也沒有必要去刻意區分,關鍵是公司的好壞而已。“輕資產有輕資產的好,重資產也有重資產的好,”章蘇陽稱,“重資產的公司在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后,同樣可以慢慢做成輕資產公司,關鍵在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給股東帶來回報的能力。”
輕資產模式是轉型方向
毫無疑問,輕資產模式已經成為當下最時髦的話題之一。中國經濟在經歷了過去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面臨轉型難題。而輕資產似乎已經成為轉型的最佳方向。
興業全球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楊衛東就表示,過去中國經濟的增長引擎過度依賴資本投資,通過廉價的勞動力,通過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形成了飛速發展的30年。但是到今天資本是具備了,那么“我們要轉型”。楊衛東稱,實際上中國這幾年經濟的發展就是圍繞著轉型在發展。現在不缺少資本,巨大的固定資產不僅不能構筑強大的壁壘,反而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中日益成為負擔。
楊衛東認為在轉型的大背景下,企業要想獲得可持續的發展,應該更多地依靠于輕資產的模式。輕資產雖然是一個新模式,但為我們指出了未來的一條發展方向,尤其是在通貨膨脹的背景下,那些擁有大量庫存和應有占款的重資產公司將變得缺乏吸引力。“資本市場對那些需要大量資產的熱情度越來越低,越來越偏向那些資本要求低的公司。”
在楊衛東看來,企業的品牌、消費者盈利和營銷的模式、創造模式,還有成本的控制等核心競爭力構成了企業的“護城河”,某種程度上說企業的輕資產就是企業重要的護城河。輕資產優勢越明顯,護城河就越寬,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