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改革試點擴圍在望 鼓勵直轄市和省會申請
繼北京、上海之后,鼓勵有條件的直轄市和省會申請試點
北京市“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下稱“營改增”)試點獲得財政部批準,現在看來只是這項宏大敘事的稅制改革試驗的起點。
在上海、北京兩直轄市申請營改增試點并獲得財政部的批復后,中央政府有意加快擴大這項稅制改革的試點范圍。目前,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的口徑和路徑已經基本確認,即具備條件的直轄市和省會,將被鼓勵申請營改增試點。目前,除上海、北京之外,已有其他城市申請營改增試點。
據了解,為確保這項工作順利進行,財政部已經設立營改增試點工作辦公室,專門負責相關業務的協調工作。而在北京市政府就營改增對多個可能涉及的行業進行調研的同時,新一輪營改增試點城市的“選秀”,即將拉開帷幕。
加快試點“擴圍”
龍年春節前后,上海、北京兩地的營改增試點申請先后得到財政部的批復。這項旨在避免“重復征稅”、優化稅制結構的改革試點,在龍年到來前后,悄然提速。然而,接下來這項改革試點推進的“加速”,或許將超乎外界的想象。
3月1日,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接近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的權威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在上海市完成營改增試點工作的批復和啟動之后,中央政府有意鼓勵其他“具備條件”的直轄市和省市城市,申請營改增試點。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項工作已在進行當中,除上海、北京兩個城市之外,已有其他城市向中央政府申請,進行營改增試點,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止,尚未得到相關批復。
營業稅是由屬地地稅征收,以營業額作為課稅基礎征收的一項稅負;增值稅則是由屬地國稅征收,以“增值”收入作為課稅基礎征收的一項稅負。兩者的最大區別在于,前者不考慮企業經營的成本,直接按營業額征稅;后者則減除成本后,對“增值部分”征稅。
2月24日,財政部稅政司副司長鄭建新在接受媒體訪談時透露,目前,北京等地區上報了參加試點的申請,相關部門將密切跟蹤上海市試點運行情況,總結試點經驗,逐步擴大試點范圍,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將改革逐步推廣到全國范圍。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試點范圍擴大和營改增工作的順利進行,中央政府已經在財政部設立營改增工作辦公室,負責協調相關工作。目前,這一機構已經和上海、北京兩地的職能部門對接改革試點工作。
“收入分配”博弈
由于營業稅和增值稅分別由屬地地稅和國稅征收,并分別納入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因此,在外界看來,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在這一問題上的利益博弈,將是營改增全國范圍內推廣所面臨的一大問題。
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告訴記者,無論是北京還是上海,營改增的試點都屬于短期試點,因此,短期之內不太可能對增值稅的中央、地方的財政管理架構進行調整。
目前,增值稅確由屬地國稅系統征收,并進入中央財政賬戶。按照現行分賬模式,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先按照75%∶25%進行第一次分成。而后,中央財政再按照一定的時間段,將中央財政分享的75%的企業增值稅收入返還地方財政。
記者了解到,對于營改增過程中稅收收入的分配問題,上海試點過程中,亦有相關探討。最終采用的方式是,營改增后,由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征收的部分,由中央代地方征收,但是征收以后仍如數還給地方。
社科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指出,上海成為首個試點地區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上海國地稅是統一管理的,本來增值稅應由國稅征收,營業稅由地稅征收,但是上海國地稅是不分家的,目前征收不涉及這個問題,營改增應更多地關注誰來征收和如何分配的問題。
高培勇向記者表示,在美國整個稅收收入中,來自屬于間接稅性質的流轉稅的比重不足20%,來自屬于直接稅性質的所得稅類稅收的比重超過70%。目前在中國,來自屬于間接稅性質的流轉稅的比重則達到70%以上,其余的來自屬于直接稅性質的所得稅的比重不足30%。
京滬不同
在陸續有其他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申請營改增試點的同時,已經啟動營改增試點城市的試點行業范圍又有所擴大。
記者了解到,上海營改增試點,除了在試點的兩個領域6個行業外,近期又有新進展,除了將進一步擴大試點地區范圍外,一些新行業也或將納入試點范圍。此前擬按簡易計稅法計征的金融保險業增值稅,有關部門正在對其計稅方法進行重新研究,未來金融保險業增值稅計征或將有其他思路。
與此同時,北京市也已經啟動了營改增試點相關行業的調研工作。目前,北京市地稅局正在對全市5.4萬多戶營業稅納稅人進行調研。
曾在北京市地稅局掛職的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收學院院長劉桓作為北京市政協委員,曾遞交提案,建議北京市政府申請營改增試點工作,他同時還提出建議,希望北京在申請營改增的過程中,突出北京經濟結構的“特色”。
這個所謂特色,即是北京的交通運輸業相比之下沒有上海發達,因此結合北京經濟結構的特色,營改增的試點工作應放在建筑業和現代服務業中的一般咨詢業。而財政部財政稅收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此前也公開表示,北京和上海的另一大不同是,上海國稅地稅并未分家,而北京很早就完成了國稅地稅的分離。
劉桓表示,營改增只能定性評價,目前定量很難。改革對行業肯定是好的影響,但是具體會有多少減稅,那還要看以后實施的具體情況,目前財政部也沒有做具體的估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