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入門:認知缺陷與市場轉變
在哲學著作《猜想與反駁》中,卡爾·波普爾指出了他的核心理念,即真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并不存在,而我們所能找到的所有科學定理都是在一定定義上對“真理”的一種近似解釋。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可以通過粒子內部的某種反射認為其由充滿彈性的小球組成,但這種小球其實并不一定存在,只不過這種方式至少在需要的層面上可以解釋所需要理解的問題。
由于“真理”其實不可被我們認識,所以科學知識的增長需要通過不斷的猜想、質疑和證偽所完善,而這種不斷完善的不完善的科學知識,也足以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和依賴。在此基礎上,任何一種理論的提出,都需要提供這種質疑和證偽的可能性,否則這種理論就不能被稱為科學。比方說,“白天鵝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一種天鵝”這個理論就是可證偽的,因為至少從理論上來說你可以找到一只黑天鵝,或者其它什么顏色的天鵝來證明這個理論是錯誤的。但是“人死了以后會上天堂”這個理論就難以證偽:我們怎么能問一個死了的人他是否去了天堂呢?
但問題是,大部分人都喜歡追求“真正的真理”,而對需要不斷改善的、不斷接受質疑的、動態的知識體系不太感冒。在另一本著作《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中,卡爾·波普爾將這種追求以及這種追求帶來的結果稱為對不斷接受質疑的開放式思維的最大挑戰。
在投資市場中,這種思維造成投資者群體總是在不同的時候,以同樣執著的態度,相信不同的事情。這種相信造成了他們大量的投資偏差,從而將金融市場不斷推向高峰或者低谷。這些高峰和低谷之間的差距如此之大,足以讓每一個傳統的商學院畢業生感到心驚膽寒。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最終放棄了企圖理解這些行為的努力,而少部分在涉足市場多年之后才發現,投資者群體的認知竟然如此有限,而我們關于有效市場的假說,真的像那個古老的故事一樣可笑:一個饑腸轆轆的經濟學家流落荒島,身邊只有一堆罐頭,于是他說:“現在假設我有一個罐頭起子……”
在現在的A股市場,不少現象也顛覆了我們之前一直認定的“真理”。從藍籌股方面來看,在銀行、券商、鋼鐵、基建、制造、交運等許多板塊里,都出現了市盈率小于10、市凈率小于1的現象。在過去十幾年中,這種現象被認為是幾乎不可能出現的:我們能想象三年前一個投資者能接受一個板塊平均市盈率小于10、同時年增速高于25%的假設嗎?不過,即使從國際市場來看,目前藍籌股的估值也已經開始具備優勢了。
從中短期來看,這種藍籌股低估的現象還存在持續的理由。一方面,投資者已經從2007年的“相信藍籌股是經濟的代表”的偏執思維里,轉入“藍籌股是舊時代的標志”的偏執思維里,而任何一個偏執思維的轉變都需要時間。另一方面,從周期的角度來說,中國過去的貨幣政策周期大概是2.8到3.5年,而資本市場和貨幣周期高度正相關。考慮到過去的一個貨幣政策周期至今不到3年,所以,藍籌股的壓力仍然存在。但在中長期,只要經濟增長不嚴重停滯,那么這些板塊現在已經進入買入區間了。
與此同時,對于比藍籌股估值高3倍乃至以上的小股票,投資者的認知仍停留在“小公司是經濟轉型的希望”這樣一個從2009年初建立起來的錯誤認知中。事實上,我們根本沒有足夠的數據能夠說明,在那些已上市公司中,小公司的利潤增速能在總體上超過大公司。現在,這種錯誤的認知正在緩慢地改變,而這種認知的破損和最終必然的缺失很可能成為小股票在未來幾個月繼續承壓的重要因素。
最后,就本周來看,資金利率月尾的上升是大概率事件,并且A股在月末和年末的表現一般不佳。從這兩個短期的理由來看,“十一”前最后一個交易周,市場恐怕不容易有太出色的表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