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7.76萬億 人民幣貸款占比僅半壁江山
近日,央行透露,初步統計,2011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為7.7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847億元。而今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加4.19萬億元,換句話說,二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為3.57萬億元。
央行曾在4月份首次公布社會融資規模的季度數據。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曾表示,條件成熟后考慮公布月度社會融資規模。盛松成認為,今年合理的社會融資總量約為14萬億元。
而上周,惠譽曾發布報告預計,估計2011年中國新增融資總量將為18萬億元。
具體來看,上半年新增的7.76萬億社會融資規模中,包括人民幣貸款4.17萬億元,占比53.7%,同比低3.2個百分點;委托貸款7028億元,占比9.1%,同比高5.1個百分點;企業債券凈融資6588億元,占比8.5%,同比高0.5個百分點等。
在此前的較長時期,我國廣義貨幣(M2)和新增人民幣貸款。在某些年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甚至比M2受到更多關注。
央行認為,近年來我國社會融資結構的變化,新增人民幣貸款已不能準確反映實體經濟的融資規模,而反映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總額的社會融資規模指標,是更為合適的金融宏觀調控中間目標。
按照央行的定義,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月、每季或每年)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額,包括人民幣各項貸款、外幣各項貸款、委托貸款、信托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保險公司賠償以及其他部分。
從2002年到2010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由2萬億元擴大到14.27萬億元,年均增長27.8%。同期,人民幣貸款占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則呈現出一個急劇下降的過程:這一比重由2002年的92%下降至2010年的55.6%。
也許正因意識到新增人民幣貸款不能全面反映實體經濟的融資總量,央行今年罕見地未列出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的目標。而是在今年的年度工作會議上,央行提出,將把好流動性總閘門,引導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
附表_2011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相關數據
資料來源:央行網站
社會融資規模 7.76萬億元 比上年同期少 3847億元
人民幣貸款 增加4.17萬億元 同比少增 4497億元
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 增加3361億元 同比多增 1179億元
委托貸款 增加7028億元 同比多增 3829億元
信托貸款 增加913億元 同比少增 5102億元
銀行承兌匯票 增加1.33萬億元
同比少增 441億元
企業債券凈融資 6588億元 同比多 90億元
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 2677億元 同比多 274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