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家奢侈品圈試啼聲
中國企業借機大量收購國外收購協議,成為收購法國波爾多酒莊的首家中國葡萄酒企業。
一些國際奢侈品牌正在改姓漢化,最新入主的中國東家們則在國際奢侈品圈初試啼聲。
“我們已經與法國樂朗酒莊擁有者杜克家族簽訂了購買100%股權的協議。對樂朗酒莊的收購,確切地說應該是3個自然人,而我是其中最大的股東,持股比例達到45%以上。作為個人投資,目前該收購已經完成,而這也標志著樂朗將正式進入中國市場。”3月29號,TESIRO通靈珠寶中國區CEO沈東軍對記者表示。當時,他右手握著一盞紅葡萄酒,身后一排酒窖,眉色間寫滿得意。
歐洲經濟不景氣,中國企業借機大量收購國外奢侈品牌,成為其東家。無獨有偶,早些時候,中糧集團旗下的中糧酒業有限公司也與法國雷沃堡酒莊在波爾多正式簽署收購協議,成為收購法國波爾多酒莊的首家中國葡萄酒企業。
除了對酒莊情有獨鐘,中國人還將眼光投向了意大利的老牌游艇。不久前,青島立行車船實業發展有限公司(Nautic Star Marine)通過旗下意大利公司ProMarine Service以1310萬歐元的價格,收購了Cantieri Navali di Lavagna(CNL)。
迎合與抵制的背后
很多人還沒有忘記去年被炒得沸沸揚揚的中國企業企圖收購PRADA股權而慘遭失敗的事件。但自那以后,中國人并沒有停下進軍國際奢侈品行業的腳步。而對于這些收購或入股,國際奢侈品牌們的反應只有兩種:迎合或抵制。
顯然,對中糧的收購,雷沃堡的前任莊主是表示歡迎的。在交接儀式上,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表現得很快樂。今年中糧在收購法國波爾多酒莊的時候,特意強調這次收購與以往國內葡萄酒企業貼牌式的收購不同,中糧集團對法國酒莊的收購是全方位的生產型收購,副總裁遲京濤說:“我們參與酒莊的葡萄酒生產工藝,管理流程,同時學習包括在法國傳統葡萄酒行業發展流程中的管理方式和生產技術,這對中國葡萄酒行業的發展都是很有意義的。”
事實上,很多法國酒莊主對中國人的收購喜憂參半,這兩種不同態度來源于被中國收購后的酒莊的不同處境。據外媒報道,今年1月,經過長達三年的艱苦談判,大連某企業家終于成功購得了位于波爾多的Chateau de la Salle。
然而,波爾多方面對此樁交易怨言不斷。“我從未見過有這樣做生意的。他們以為買下一個酒莊就和買一袋糖果一樣!”Chateau de la Salle前任莊主Patrick Etineau埋怨道。他控訴這家中國公司在購得酒莊后就置之不理,不履行合同條約的內容。沒有獲得新資金注入,生產工作無法進行……Etineau對當地媒體表示,隨著2011年葡萄季的到來,那家公司尚未為莊園葡萄枝修剪工作投入半分錢。 “我最大心愿就是釀制好酒,早知如此,當初我就不應該把酒莊賣給他們。”
中國人在國際奢侈品行業中的口碑不好,尤其是在尊重傳統和人人自傲的歐洲。其實不僅僅來自“買下不付錢”等類似事件,還由于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制造”所代表的低質、仿冒和廉價標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