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低下“昂貴的頭顱” 是否已到抄底時
編者按:最近一段時間長期“高高在上”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來看它們的平均市盈率相比今年最高80.01倍、2010年最高106.04倍以及2009年最高的127.65倍也是逐漸下降。
創業板確實正經歷著去泡沫化并走在向價值回歸的漫長路上。那么是否到了“抄底”的時候了呢?
4月的下半月創業板市場跌跌不休一些人認為到了“抄底”的時機一些人認為前途叵測。那么創業板的估值泡沫擠得如何?多少的平均市盈率才算相對安全?對此業內人士給出了不同的看法。
國盛證券金融研究所所長萬克儀認為盡管創業板估值水平已經明顯下降甚至逐漸接近相對合理區域但是貨幣政策收緊的累積效應將直接導致上市公司的業績與估值同步回落從“高估”到“合理”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從“合理”走到“低估”情形市場才有望出現新的轉機。
不過也有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創業板還沒跌到位。分析人士指出業績“變臉”、高管套現和IPO提速是創業板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一些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已經出現“變臉”隨著貨幣緊縮政策的滯后效應逐漸顯現二季度業績更加不容樂觀。缺乏了業績高增長的土壤創業板中小板的高估值風險一觸即發。未來創業板“擠泡沫”將是一個長期過程目前創業板的調整可能仍未到位。而在上市初就被華麗包裝、發行定價過高的創業板估值是個回歸過程只是小散戶有點“吃虧”。而隨著投資者從沖動回歸理智創業板公司中的“裸泳者”將被淘汰。
與此同時有分析人士表示創業板上市前一年有做高業績、想多融資的可能因此上市第一年需要把公司業績做實。創業板公司募集資金項目未來兩年會陸續投產這也會釋放公司的業績。
盡管經受著業績變臉、股價大跌等的考驗但根據創業板一季報顯示一向被視為“先知先覺”的社保基金增倉新宙邦、瑞凌股份、紅日藥業、海蘭信、歐比特、硅寶科技、勁勝股份等個股。社保基金增倉股份占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分別為4.26%、4.02%、1.43%、1.39%、1.01%、0.68%和0.60%。
根據新宙邦2011年一季度報告全國社保基金602組合作為在2010年年報中就進駐該股的社保基金加倉114.9547萬股以6.11%的持股比例一舉成為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東。而瑞凌股份的公開資料顯示同樣是社保基金602組合其在一季度增倉50萬股占公司流通股2.86%的比例;與此同時全國社保基金504組合作為新進基金增倉70萬股所占流通股比例達到2.50%。
去年大盤股表現不佳創業板和中小板卻取得了不菲的收益。但由于業績低于預期創業板今年以來大幅調整。華夏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王亞偉曾表示創業板將經歷去泡沫化過程。
在這輪慘痛下跌中也有不少分析人士指出不應對創業板公司過度悲觀。他們認為大多數創業板公司所處的行業屬于國家扶持的新興產業且具有良好的成長性。一些創業板公司募資項目產能正開始逐步釋放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投資者應冷靜對待注意甄別以便在下跌中尋找投資機會。
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稱雖然創業板公司在經營、技術和規范運作上存在風險且規模比較小受到市場的影響沖擊比較大。但是在我國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背景下我們有理由相信創業板最終會誕生個別中國式的微軟、谷歌。然而要找出創業板中的微軟、谷歌是要具有巴菲特般的判研投資標的公司的長期潛質和把握市場長期趨勢的能力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