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發布十大侵權制假售假案例 山寨LV案上榜
昨日下午,廣東舉行對非洲出口假冒偽劣和侵犯知識產權商品專項治理匯報會,廣東省“雙打”(即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動十大典型案例在會上正式發布。全國“雙打”辦主任、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出席會議,會議由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肖志恒主持,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江海燕、廣州市副市長曹鑒燎作工作匯報。
廣東對非洲出口全國第一
與會代表還現場考察了中港皮具城、中非商貿城及周邊地區,分享了廣州市開展“對非洲打假保知”專項治理的經驗和成果。
據商務部負責人表示,去年全國對非洲出口總額600億元,而廣東對非洲出口占全國份額的10%以上,居全國第一。
“對于制假售假者,以前我們只是對零售店進行處罰,現在市場開辦者也要簽訂責任狀,如果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他們也要負法律責任。”曹鑒燎在匯報工作時介紹,廣州在建立長效機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而且,廣州對非洲人的日常服務和管理也加大了力度,去年在廣州的非洲籍人士是8000多人,今年下降到5000多人了。
要讓制假售假者傾家蕩產
曹鑒燎還建議,在國家層面,要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打擊力度和刑事追究。“光是沒收他們幾個公仔是沒有用的,”他說,關鍵是要讓他們付出代價,“在經濟上,讓他們傾家蕩產,在政治上,抓到人,確定犯罪事實后,要判他的刑。”
“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關鍵還要管住我們自己的隊伍,”曹鑒燎還說,特別是要加大對官商勾結、保護傘的打擊力度。“應該可以這么說,一個地區假冒偽劣商品或侵權行為盛行,肯定跟它的基層以上的干部有關系,要管住企業、管住商場,首先要管住基層以上的干部。”
典型案例中多是假冒名牌
公布的廣東省“雙打”行動十大典型案例包括:吳創洪、鄭灶勝等26人生產、銷售假煙“白條”案;謝某等10人假冒注冊商標案;梁某、陳某等人涉嫌制造假冒偽劣知名品牌剎車皮案;李某沖、陳某釗包裝、倉儲非法音像制品案;劉某池等人銷售假冒“LV”品牌錢包案;徐某銷售假冒“寶潔、聯合利華”等知名品牌化妝品案;假冒臺灣“飄逸杯(飄逸壺)”案;外籍旅客利用春節前后深夜航班攜帶侵權手機闖關出境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