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推進貨幣政策工具改革 擬下調超額準備金
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以降低支出成本。
動態調整差別準備金率
業內人士表示,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各地投資沖動較強。目前流動性較充裕,貨幣信貸控制壓力較大。“央行將實施更加透明和規范的差別準備金動態調節,把信貸個體調節和總量控制結合起來。”
接近央行的人士透露,央行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的基礎是整個社會融資總量,特別是銀行信貸與經濟增長及物價指數的偏離度。在動態調整的取向確定之后,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的重點是基于具體金融機構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差別準備金的動態繳納要考慮金融機構的系統重要性、資本充足率、穩健經營等綜合指標。央行制定的計算公式為,銀行上繳的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等于按照宏觀穩健審慎要求測算的資本充足率與實際資本充足率之差,再乘上該行的穩健性調整參數。
一家大銀行有關人士表示,商業銀行要想避免被執行差別準備金,可以采取的手段包括:減少貸款投放、提高資本充足水平、提高穩健程度。
在具體操作方面,消息人士透露,最初的實施范圍考慮在全國性金融機構中試行。考慮到商業銀行調整業務結構需要一定時間,前三季度將給予商業銀行依次遞減的容忍度。
例如,某行按測算應交3.5%的差別存款準備金,一季度給予2%的容忍度,則實際繳納1.5%的差別準備金。利率方面,一般情況下差別準備金按照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1.62%進行付息,但如果某家銀行信貸增速持續過快,屢次被要求繳納差別準備金,央行將考慮按照超額備付利率(0.72%)進行付息或不計利息。
消息人士透露,凡是被要求上繳差別準備金的機構,應該及時調整信貸投放。
醞釀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
消息人士透露,央行還有意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降低央行操作成本。
我國的準備金制度雖幾經調整,但仍未取消為準備金付息的慣例。依靠1.62%的法定準備金利率及0.72%的超額準備金利率,各大商業銀行可坐享收益。業內人士認為,從長遠看,取消對存款準備金付息乃大勢所趨。
當前在對存款準備金付息基礎上形成的同業拆借利率并非真正市場化利率,扭曲了整個利率體系定價。從利率市場化角度看,應逐步降低直至最終取消存款準備金付息。央行醞釀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將有利于“十二五”期間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開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