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購鞋:“專柜驗貨”只是一華而不實噱頭
11月10日訊 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下,物價直線上升,商場里的鞋子的價格也像是坐了火箭,在女鞋專柜,不少消費者發現今年秋冬的鞋子價格不菲,不少鞋比去年漲了100~200元,尤其是作為冬鞋價格風向標的長靴,標價在1500元以下的幾乎難覓蹤影,直叫人大呼無法承受。由于在網上購買鞋子要比在商場便宜許多,到網上買鞋成了時下許多消費者的新選擇。
然而,網店上的鞋子雖然比商場里的便宜一半左右,可消費者卻又總擔心買到假貨。于是,網店賣家為了表示自己的商品是正牌貨,經常會打出“接受專柜驗貨”的口號。然而據調查發現,網店這種“接受專柜驗貨”實際上只是一種華而不實的噱頭,并不完全可信。
“專柜驗貨”:只是個美麗的泡沫
前段時間,黃女士在某商場逛街的時候看好了一雙品牌女靴,試穿之后很滿意,悄悄記下了靴子的貨號,回家后在一家網店找到了同款的女靴,價格卻比商店低了一半還多。黃女士又高興,又有點疑慮,擔心是假貨,但是店主非常肯定地告訴她放心買,絕對是正品,假一賠一萬,而且還可以到商場專柜接受驗貨。黃女士便買了這雙靴子。
靴子到貨了,黃女士拆開包裝,卻發現皮料跟專柜的根本不一樣,顏色也有些深,懷疑是假貨。她便拿著靴子到商場專柜去鑒定,但是服務員卻告訴她,由于靴子不是專柜所售,專柜沒有義務驗貨。黃女士回家后立即跟網店店主交涉要求退貨,但是店主卻以沒有鑒定憑證為由拒絕退貨。無奈之下,黃女士找到市消協,但是由于黃女士所購物的網店地址是在上海,市消協只能建議其向上海當地的工商部門進行投訴,因為嫌麻煩,最終黃女士自認倒霉,放棄維權。
實際上,像黃女士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個別現象。資深的網購達人都知道,“專柜驗貨”是最不可信的,網絡上越是賣假貨的店,就越是喜歡打出“專柜驗貨”的旗號。為什么賣假貨也敢說“支持驗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她曾碰到過一些去驗貨的買家,每次空閑的時候尚能耐心回答幾句,可忙起來就煩得很。而且,專柜銷售人員并不是質監工作人員,他們的專職工作只是負責銷售,因為是賣自己家的東西,所以單位幾乎不對其進行鑒定方面的培訓,既然都沒培訓過,所以銷售人員對正品的鑒別水平可能跟普通消費者是一樣的,因此不要奢望他們能一眼辨真偽。再者,專柜只是經營銷售場所,而并沒被生產商授權檢驗,他們也不具備此項資格。如果拿著網購的商品請專柜人員辨別,不管商品真偽,他們都可能會告訴你是假貨,只因為東西不是在專柜購買的。“說白了,專柜驗貨就是美麗泡沫。大家可以想想,如果告訴買家網購的是真貨,誰還會去專柜買東西,這不是自掘墳墓嘛。”
專家觀點:“專柜驗貨”,缺乏可操作性
專家指出,所謂的專柜驗貨,缺乏可操作性。對于專柜而言,營業員沒有義務,也不一定有能力驗證,即使能驗證,也無法開具相關證明。第三方鑒定機構雖然可以出具證明,但不菲的鑒定費往往讓消費者望而卻步。而一些B2C網站推出的協助消費者“專柜驗貨”、“品牌商驗貨”服務,顯然把消費者對商品真假的疑慮減低了,但如何在電子商務領域普及,依然困擾重重。{page_break}
消協提醒:網購鞋子要謹慎
消協的相關人士表示,正規公司對于導購有明文規定,不得向顧客提供鞋子等產品鑒別的服務,理由是無權且無資格。實際上只有質監部門才有權進行鑒定,但是還需要消費者提供專柜的真品以及所買的商品進行比對。
對此消協提醒,網購須謹慎,在網上購買商品,發現所買商品為假冒偽劣時,可以拒絕簽字及付款,保存好網頁記錄、短信留言等訂貨單據。不要輕信付款后問題會得到快速解決的各種承諾。對于能提供發票的網絡交易一定要注意索要發票,發票是交易的憑證,也是消費者維權時的重要證據。另外,消費者還要注意保留商家的聯系方式、資質等,以備維權時使用。
網友支招:網購鞋子的經驗談
那么,面對各種紛繁復雜的“專柜驗貨”,消費者該如何霧里看花,通過網購買到自己心儀的鞋子呢?在各種網絡論壇里,網購達人們根據自身的經驗給出了建議:第一,不要相信“專柜驗貨”,真正有誠意的賣家都知道專柜驗貨不可兌現,所以他們不會做出這樣的承諾;第二,好的賣家不說專柜驗貨,但通常都會在商品介紹里詳細寫清如何分辨正品和假貨;第三,網購盡量買自己熟悉的品牌,這樣拿到手上也可以馬上看出來有沒有區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