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影響居民理財 被動轉存不如主動投資
被動轉存不如主動投資
在19日央行宣布加息后,前天公布的CPI漲幅達到3.6%,依然高于2.50%的一年期理財完全可以在戰勝CPI的同時,分享加息的收益。
銀行存款:要轉存前先算筆賬
幾乎每次調息都要引發一次轉存熱,那么,到底存了多久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后轉存才劃算呢?此次加息,三個月、半年、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的存款利率分別提高了0.2%、0.22%、0.25%、0.46%、0.52%和0.6%。而活期存款利率保持不變,仍為0.36%。
由此,假設市民在銀行有1萬元存款,按照加息后的三個月、半年、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的存款利率來計算,利息分別增加了20元、22元、25元、46元、52元和60元。
如何辦理轉存最劃算?以“存入天數=計息天數×(調整后利率-調整前利率)÷(調整后利率-活期利率)”的公式計算,以一年定期存款為例,調整后一年年息為2.50%,調整前1年年息為2.25%,目前的活期年息為0.36%,公式為:360×(2.5-2.25)÷(2.5-0.36)=42.06天,即合適的轉存時限約為42天,這意味著一年定期存款的存入時間若超過42天,轉存會受到損失;若存入時間在42天以內,轉存是合適的。以此類推可以得出二年期約115天、三年期約161天、五年期約281天。也就是說如果存款是在上述相應天數之內,此時轉存就有利。否則,還是不要轉存,等著下次加息。
由于存在繼續加息的可能性,邵玥建議存款期限不要太長,一年左右較為適宜。這樣一旦利率再次提升,投資者存款到期后可迅速轉存享受新利率。另外,盡管此次加息將利率上調至2.5%,但和3.6%的CPI相比,實際利率是負數,建議擺脫負利率影響還必須考慮其他投資渠道。
理財產品:流動性強收益更高
針對銀行理財產品,不用擔心加息以后買這些產品“不劃算”,各期限理財產品收益人民幣產品將調高收益率,但低于加息幅度,各期上調0.5%-1.5%不等。
不管是人民幣理財產品,還是外幣理財產品,在加息影響下都將產生連鎖反應。不過對于外幣理財產品,需謹慎選擇。由于投資外幣理財產品不僅要承擔產品本身價格波動風險,還要承擔可能的匯兌損失,在當前形勢下,外幣理財產品年收益率達到8%左右才能保本,因此要慎重選擇一年期外幣理財產品。
在加息的大背景下購買基金,投資者近期可以購買貨幣市場基金和超短債基金。從加息后個人投資理財市場的歷史走勢看,貨幣市場基金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從長期投資角度看,進入加息周期之后,選擇貨幣市場基金是比較穩妥的,既能增值,又能回避加息風險、保持資金的靈活性。目前貨幣市場基金的年收益率,基本上和一年期銀行定存稅前利息差不多,此次加息無疑將進一步刺激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上升。穩健型的投資者可以適當的介入。對于較為激進的投資者,偏股基金眼下還是主要的投資選擇。加息后偏股基金的選擇,建議,由于加息的影響主要是先反映在對基金所持有的股票上,所以投資者應關注加息對于資本市場長期影響及基金的股票配置情況。
此次加息的意義在于,國家對于通脹預期表現出關注,未來中國很可能將進入加息通道之中。有閑置資金的客戶,不建議全存3年或5年定期,可買一些流動性更強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比定期存款要高。
有人也會提出,如果將原有的定期存款買成理財產品是否劃算?以10萬元,存3年期,已存了1個月為例。如果不做轉存,三年到期后可得利息收入為9990元;如果做轉存,三年后(按同時點計算)可得利息收入為11259.17元;如果買成半年或一年的理財產品,按現收益3.7%來計算,不考慮今后加息,三年后可得利息收入11100元,但考慮加息因素,每期的平均收益假設提高0.1%,則要比轉存獲得更多利息收入。{page_break}
債券市場:短期利空長期利好
從對債券市場的影響看,市場在今年內和明年上半年的影響因素將有較大差別,從短期看,市場的收益率將面臨著一次系統性的上行,而收益率調整到位后,預計11月中旬后市場會維持穩定。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例,若收益率調整到3.55%到3.70%之間,10年期國債具有配置價值。而本次加息后并結合可能的匯率進一步升值,邵玥認為在經濟回升基礎并未牢固、房地產仍將加大調控的背景下,對經濟減速的預期也會較大程度的影響債市收益率。因此,在“通脹較高并持穩、經濟面臨下行”的局面下,債市收益率難以大幅上行,更有可能出現在一定區間震蕩的局面。短期來看,債基的優勢可能會被加息化解掉,但是從長期來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債基的前景仍然值得關注。新債基或可借助短期調整迎來建倉良機。
證券市場:金融受益地產受壓
本次加息采取對稱加息,活期利率未加。對銀行股,尤其國有大銀行以及保險股構成直接利好。此次加息比較突然,總的來說對上市銀行的影響不大,整體來看有利有弊,正面影響更大:一是能夠擴大利率浮動區間;二是基準利率上調有利于增強銀行的吸儲能力,改善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
保險行業受益取決于加息周期。原因在于其負債久期長,資產久期短。資產需要持續再投資,才能與負債久期相匹配。由于保險資金80%左右為固定收益類資產,所以當利率進入上升周期,投資回報率提升增加公司價值;反之,利率進入下降周期,投資回報率下降拉低公司價值。房地產板塊是受“加息”影響最大的行業板塊,加息第一天跌幅就高達3.71%,房地產屬資本密集型行業,在二次調控背景下,加息消息對地產肯定是重大利空。加息意在防范通脹和價格泡沫,對消費者購房信心也有一定影響,對房地產股票影響中性偏負面,未來影響股價的因素將來自于實際需求的下滑。與此前期待的不同,本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對稱加息,帶來公積金變化,將會加劇房地產行業整體的需求變化,對房地產需求產生抑制作用。
綜合建議:主動理財積極投資
邵玥分析說,愿意去銀行辦理轉存的市民,往往是對資金收益比較敏感、并且理財風格相對穩健的市民。考慮到CPI增速居高不下,這部分市民理應轉變理財思路,不是被動地去辦理轉存,而是應該主動去理財,在追求收益穩健的同時,構筑自己的投資組合。
具體來說,對于穩健型的投資者,可以適當的介入短期人民幣理財產品和作為現金工具的貨幣市場基金。建議投資的核心比例為股票或股票型基金25%,債券或債券型基金40%,貨幣15%,周邊投資配置比例為8%-15%。而對于較為激進的投資者可以適當的介入偏股基金,但需注意該基金的股票配置情況。建議投資的核心比例為股票或股票型基金40%,債券30%,貨幣10%,周邊投資配置比例為8%-15%。此外,投資者還可以持有黃金、藝術收藏品等抗通脹類型理財產品,以防止資產快速縮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