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師勞倫斯?許與貴州的時尚之約
在央視《非遺里的中國》貴州篇中,香港模特李亞男身著苗繡技藝制作的金黃色華服驚艷亮相,被觀眾稱為“頂級藝術品”。
這件金絲苗繡是由國際知名服裝設計師勞倫斯?許設計,黔東南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苗繡代表性傳承人石傳英制作,曾登上國際時裝周的舞臺。勞倫斯?許說,這件服裝的創新之處在于使用了金線,這是苗繡歷史上不曾有過的。
源于對自然敬畏
勞倫斯?許是他的老師法國著名服裝設計師、建筑師弗蘭西斯?德洛克郎取的,他的中文名字叫許建樹,出生在山東棗莊一個藝術氛圍濃郁的家庭。母親是呂劇演員,從小他就跟著母親在劇團里看慣了夸張的舞臺造型和華麗的舞臺服裝。身為建筑設計師的父親教會了他空間結構思維。自幼在梨園長大,他偏愛服裝,經常為泥人縫制各種衣服。大學時期,他選擇了自己喜愛的服裝設計專業,從此走上專業道路。
深受中國文化的滋養,勞倫斯?許時刻提醒自己,要把功底打扎實了,把傳統文化學好了,再去做創新。長期傳統文化的積累,詩詞的意境自然而然地融入他設計的服裝里。他說,“如果說我設計的衣服和別人有什么不一樣,那就是我把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深深植根于心,這是我最大的底氣和優勢。”
在央視《非遺里的中國》錄制現場,當一件件苗繡高定在貴州的大山中展示,央視主持人龍洋驚呼,如此時尚大氣的服裝出現在大山中竟然毫無違和感。
對時尚有著自己標準的勞倫斯?許則表示,這些苗繡高定就是在貴州的大山中生長出來的,苗繡中使用的蝴蝶等元素,都是對自然的敬畏。
苗繡高定T臺秀
勞倫斯?許與貴州文化的首次碰撞,要回溯到2017年巴黎高級定制時裝周的舞臺上,勞倫斯?許將安順的苗繡和蠟染融合到他的作品“山里江南”大秀中。
大秀現場,當音樂聲響起,模特們伴隨著古老東方的莊嚴儀式,身著“山里江南之山水系列”高級定制禮服魚貫而出,一件件飽含著中國山水潑墨文化的“山水系列”禮服,展現了中國美學創意的靈魂與品質。
勞倫斯?許的設計不僅承襲了前幾季“國寶云錦”元素,還加入了更加豐富精細的手工藝——苗繡和蠟染。當音樂突然變得輕松靈動,婉轉清麗,現場觀眾好像進入苗鄉侗寨的世界。聽,云貴高原上吹來了夏季的風。鳥兒啾鳴,靜下心來,仿佛能聽見花開的聲音。苗繡蠟染與云錦、水墨意象等元素相得益彰,勞倫斯?許將腦海中的絕美的意境,通過服裝驚艷亮相。
顛覆前兩次大秀中展示的厚重磅礴、濃墨重彩的東方美學,“山里江南”洗盡鉛華,由極致繁華返璞歸真,不著痕跡地挖掘出中國古典文化中最精粹的隱士情懷,勾勒出放空于山林間的悠然神采,帶來“中國定制”直抵人心的藝術震撼。
“最早我設計這個大秀的時候,并沒有少數民族的元素。那時的主攻方向是李可染、張大千那種山水寫意的概念。”勞倫斯?許說,當他設計了一多半的時候,突然有機會接觸到少數民族的文化,發現貴州的山水、貴州的民族文化元素,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中國風。于是調轉方向,把貴州的元素又重新整合、提煉,最后形成“山里江南”呈現的效果。
離大秀只有四五個月的時間,勞倫斯?許和他的團隊仍在貴州尋找靈感。在安順平壩區天龍屯堡古鎮,他看到當地人還穿著古代的服飾,佩戴發簪和步搖。
不久之后大秀的成功堅定了勞倫斯?許對民族文化的信心,也深刻體會到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句話的力量。他還萌生了要把整個苗寨、整個貴州帶上T臺的想法。
讓苗繡走向世界
在與當地老匠人交流的過程中,勞倫斯?許被苗族刺繡和蠟染深深吸引,一改藍白相間的蠟染傳統。安順的蠟染是色彩斑斕的,其運用了多種植物染料與藍靛相結合,形成了色彩的鮮明對比,擁有刺繡般的效果。這些讓勞倫斯?許感到自己“孤陋寡聞”,原來蠟染不只是藍白色,它可以是色彩斑斕的。他敏感地嗅到了高級定制的氣味:對文化的傳習,對技藝的保護,對流行的推動。
今年,勞倫斯?許為了完成一件苗繡高定的創意,特地找來黔東南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苗繡代表性傳承人石傳英。石傳英先后嘗試用各種色彩的絲線進行刺繡,都因為無法達到效果而被否定。
勞倫斯?許最終選定金絲刺繡,這讓石傳英一度不敢接勞倫斯?許的電話。石傳英說,這種材料并不適合苗繡,因為材料的原因,金線苗繡實在太難了。
“金線刺繡是傳統苗繡沒有用過的。”但在勞倫斯?許看來,金線苗繡是一次大膽嘗試,就像時尚一樣,有時候時尚的產生就是因為它的不合理,因為某種沖突和錯誤,卻誕生了一種流行的趨勢,或者一種技藝的傳承發展。
勞倫斯?許設計的這件金絲苗繡高級定制禮服,耗時近千個小時。當看到最終成品登上國際舞臺,石傳英高興地落下眼淚。
“我希望我的作品不僅是華麗的,可以做讓世界驚艷的服裝,也可以有一顆安靜的心靈去聆聽山林里那些寂靜而美好的風景,然后把它們融入設計中。”勞倫斯?許表示,苗繡要從大山走向國際,這是設計師的擔當和責任,不斷推陳出新融入生活,把古老的東西轉化為時尚,才能讓苗繡走向世界。
文、剪輯/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趙相康
(來源:貴州日報 天眼新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