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江西省修水縣春蠶科技助力桑園
近年來,江西省修水縣以“穩桑、提量、優質、增效”為核心,升級裝備、改良技術、優化品種,促進蠶桑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將生態優勢續轉化為經濟優勢,鄉村振興的“絲路”越走越通暢。
3月21日,在太陽升鎮洋湖村,村民忙著在翻耕好的桑園里栽植新引進的品種——雜交桑桂優6號。去年這個品種在漫江鄉試栽200畝成功后,今年在太陽升、征村、上奉三個鄉鎮擴栽1000畝。
“雜交桑桂優6號的優點是產量高、質量好,適合于大規模的機械化采收,機械化養蠶。今年繼續種植得好的話,準備在全縣大面積推廣。”縣蠶桑產業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梁財介紹說。
當前,全縣桑園已全面進入春管春護,縣蠶桑技術中心的技術人員下到田間地頭提供技術指導,推廣機械化作業,大大提高了管護效率,有效降低了勞動成本。在養蠶大戶王志罡的桑園基地里,技術人員正在指導村民利用電剪修剪桑樹枝條。在修剪好的桑園里,微耕機同步翻地,今年桑園春管有了機械設備的投入,較傳統人工管護效率提升了5倍。桑園旁邊就是省力化養蠶大棚,村民對方格簇進行消毒,為春蠶飼養做準備。
王志罡去年從外地引進雄蠶進行飼養,由于雄蠶能夠將蛋白質全部轉化成絲,單絲達到1200米,且絲質均勻,品質好,鮮繭的售賣價格較傳統蠶繭提升了30%。“我們去年試產了3批,質量都比較穩定,今年基地擴大到1000畝,準備每一批都養雄蠶??h里有配套支持政策,我們有信心做得更好,帶領老百姓一起賺錢。我們目前是規?;C械化、省力化養蠶,下一步的目標是實現智能化養蠶?!蓖踔绢刚f。
蠶桑產業是修水縣傳統產業,全縣共有桑園面積9.3萬畝,其中投產高效桑園5.5萬畝。近年來,修水縣大力推廣省力化養蠶,先后投入1.4億元,建設蠶桑基地199個,建設省力化養蠶大棚20余萬平方米。同時積極引導產業大戶機械化采收、智能化喂養,鼓勵引進培育新品種,提升養蠶效益。今年全縣春季計劃養種5000張,隨著科技手段的投入,大大縮短了飼養周期,養蠶批次由原來4批增加為上半年6批,下半年6批。預計今年全縣春蠶可產繭50萬斤,實現產值1250萬元,蠶桑產業效益優勢進一步凸顯。
?。▉碓矗盒匏h人民政府網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