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感湖“騰籠換鳥”引得經濟發展加速跑
11月7日,筆者來到位于龍感湖管理區城南工業園區的龍旺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錢明華介紹了盤活閑置低效用地給企業帶來的好處:“我們2021年5月通過拍賣競得一家停產公司的資產后,邊改造邊生產,到今年4月一期已全面建成投產,極大節省了土地報批和廠房建設時間,提前1年實現投產。”
近年來,龍感湖管理區以推進項目建設為抓手,全面啟動以低效用地整治和“僵尸”企業騰退為重點的“騰籠換鳥”行動,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集中攻堅盤活升級。龍感湖管理區針對工業園區用地低效、閑置的問題,先后出臺相關系列文件,對企業閑置低效用地、“僵尸企業”及半停產企業實行拉網式排查、分類別管理,通過兼并重組、協商回購、置換租賃等方式,引入新項目、新產業,注入新動能。2022年以來,已盤活力歐石材、鴻飛紡織、藝石坊等25家企業閑置廠房22萬平方米、土地1700余畝,成功引進粵發、駿帆、恒運達、中浙輝、金博億等26家企業,總投資97.8億元。其中,粵發、駿帆、中浙輝等22個項目已建成投產,龍科達、華兆林紡織品一體化等4個項目建設強力推進。
政策引導轉型升級。一方面,引導企業通過壓縮輔助設施用地和老廠房改造,擴大生產性用房和企業產能,實現土地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2022年,卓爾紡織、雙迅紡織、豐帛紡織等企業通過廠房改造和設備升級,新增生產車間近10萬平方米,產能較同期增長近20%。另一方面,以“畝均論英雄”綜合評價結果為抓手,通過反向倒逼,鼓勵和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步伐。今年計劃推動7億元用于工業技改,其中紡織技改項目15個,包括國龍數字化車間改造,大織薈、無染彩新品種研發,左中右紡織、三鴻紡織新設備提能等,力爭三年內推動現有紡織企業技改提能全覆蓋,兩年內實現工業企業產能翻番。
源頭控管提高門檻。把提高投資強度、土地集約利用水平作為重要抓手,對新增用地在掛牌出讓前處理好土地產權,完成必要的通水、通電、通路和土地平整,確保凈地出讓。對新落戶和在建項目堅持高質量準入,嚴格落實項目投資和畝均稅收貢獻不低于規定強度,成熟一個、盤活一個。進一步規范投資協議,加大對項目用地、開工時限、建設期限、投資強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等指標監管力度,對部分雖已開工但總體進度遲緩的用地項目堅持業務指導和跟蹤督促相結合,保證項目持續推進。
“騰籠換鳥”行動讓龍感湖管理區經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今年前三季度,該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8%,高于全市5.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78%,工業用電量增長15.74%,均位居全市前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