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十一黃金周大促”該怎么做活動
七天小長假已經開始進入倒計時啦!加上最近天氣悄悄轉涼,好多朋友都做好了出行計劃,小編目測一大波客流正蓄勢待發。
但是,作為店主的你,真的準備好了嗎?國慶大促怎么做?乖乖等著顧客送上門未免太被動,下半年最好的賺錢機會可千萬不要浪費,好好策劃一下,一周業績頂一季!
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支支招。
01
- 朋友圈造勢 -
為什么要在朋友圈造勢?
想想現在是放假前夕,許多顧客都還在為了小長假忘我地加班趕工,所以很少有人現在會出去逛街。
而如果要趁著節日搞大促,當然是越多人知道你的活動,效果就越好。顧客都沒時間出來逛街,唯一能夠讓他們獲取大促優惠信息的最有益渠道,當屬線上渠道。
許多店鋪應該都有運營自家的個人號,這個時候就首先要在朋友圈把氣氛搞起來了!
1.每天早上在朋友圈發預熱消息
許多人習慣性地在剛起床或者是上班途中刷一會手機,店主們就要抓住這個時間點。
假期前的這幾天,每天早上準備不同的文字+圖片,將假期大促的關鍵信息先提前在朋友圈曝光。
Tips:每天早上發一次預熱消息就夠了,過于頻繁可能會適得其反哦。朋友圈內容中需包括:哪家店、在哪里、什么時候、什么活動、活動維持多久、會不會返場這些關鍵的信息點。
朋友圈內容參考:
“哈嘍~這里是xx服飾。我們將會在國慶假期期間搞點事情!有興趣的朋友可別忘了1號過來看看哦!悄悄說句:我已經看到老板準備了好多禮品,聽說還有免單的機會哦!”
2.每天晚上定時線上搞活動
每天早上曝光一下信息就好,節前每天晚上可以定一個固定的時間提前搞點優惠活動,讓一批顧客首先嘗到優惠的甜頭。
活動形式參考:
每天晚上拿5套不同款式的衣服出來做活動,均以最低價售出,且僅有一套,以第一位私聊帶圖轉賬的顧客為準。
02
- 門店活動信息要醒目 -
好的活動效果應該是線上線下聯通達成的。雖然說很多老顧客都需要在朋友圈進行維護,但是門店的宣傳也不容忽視,因為你不知道,每天路過的這么多人里,存在了多少潛在客戶。
門店的宣傳可利用橫幅或者易拉寶。
但是,像下面這些猶如大賣場一樣的橫幅海報可千萬不要用,恕我直言,它會讓你家店鋪很掉價。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朋友圈的文案適合有點懸念;但是門店海報、橫幅又或者是易拉寶上的活動信息,一定要直接放出最能吸引顧客的信息點。
例如:“免單”“x折”“立減xx元”等等這些優惠信息一定要突出,還有活動開始的時間也要顯眼。
因為任何一個路過的路人,都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將目光只投在一家店鋪上,如果信息不夠明顯,甚至路過也不會注意到。
03
- 國慶大促活動方案 -
至于國慶黃金周期間,具體活動方案怎么做?一姐也是薅禿了頭想出來幾個,還沒做好活動方案的店主或許可以參考一下。
方案一:尋找幸運顧客
玩法:
如果是10月出生的顧客,到店即贈送價值x元的禮品;
如果是10月1日出生的顧客,到店即贈送價值x元的禮品;
如果顧客名字中包括“國慶"兩個字,任選一套新款。
優點:
這個方案是結合節日主題的感恩回饋,如果禮品足夠吸引人的話,即使到店的顧客不符合條件,她可能也會通知身邊的朋友來撿這個便宜,主要是為了吸引客流。
推薦指數:三星半
方案二:尋找人氣王
玩法:
可在店鋪門口或者店鋪內設置打卡區(需要有明顯的店鋪標識),顧客拍照打卡發圈或發抖音(帶定位),按點贊數分等級領取優惠券。
優點:
這個方案類似于口碑傳播,其實也是為了顧客來吸引顧客。
推薦指數:五顆星
方案三:你敢充值,我敢免單
玩法:
會員一次充值xx元,本次消費全額免單。
優點:
一姐建議這個充值金額可以定高一點。既然是促銷,力度可以大一些,這種充值免單的方式,會讓消費者產生一種得到超大優惠的心理錯覺。但其實顧客充值了一定的高金額,就會有二次消費、三次消費的機會。
推薦指數:三顆星
方案四:限時搶福袋
玩法:
將店里的各類暢銷款、滯銷款按照價位、款式,打包成3種不同價格的福袋,放在店里,在規定某個時間段供顧客搶購,搶完即止。
優點:這個方案最主要的還是借機清一下季末的庫存。
推薦指數:五顆星
方案五:買滿就送
玩法:單筆消費金額超過xx元,可參與抽獎領取現金優惠券,當天可兌現。
推薦指數:四個星
針對“十一黃金周大促”該怎么做活動,一姐從線上到線下兩個渠道都給出了一些建議,并且提供了5個活動方案,活動不一定是由一而終,可以按周期做不同的活動,效果可能會更好。
現在距離十一黃金周還有一點時間,服裝店主們可以仔細研究、仔細琢磨,好好打好這場仗,畢竟這大概是年前最好的賺錢機會了!祝黃金周大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