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紡織機械行業經濟運行2023簡況
2023年,全球經濟整體呈現弱復蘇態勢,但仍面臨地緣政治沖突、貿易摩擦、多國通脹、需求不振等復雜環境帶來的負面沖擊,全球海外市場需求疲弱,行業運行壓力不減。行業主要經濟運行指標處于小幅下降區間,但行業運行進入四季度尤其是12月份以來,呈現弱恢復態勢,同時,由于紡織機械出口受海外市場需求疲軟及高基數影響,出口承壓明顯,出口額自2017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紡機各細分行業市場情況也有所不同,從銷量看,織造機械、針織機械總體增長,紡紗機械維持在較高水平,化纖、非織造、印染機械銷量下滑。
01 運行質效
行業收入繼續承壓,盈利轉負為正。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1-12月,規模以上紡機企業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47%,降幅較1-9月收縮0.65個百分點。2023年以來行業營業收入增長始終處于負增長區間,但降幅波動收窄。資產總額同比增長0.13%。規模以上紡機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1.47%,行業盈利在12月份出現較大幅度反彈,全年盈利由負轉正。營業收入利潤率7.43%,較上年同期擴大1.15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減少63.99%;虧損面為16.55%,較上年同期減少0.48個百分點。
行業成本費用降幅大于營收降幅,三費比例略增。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1-12月,規模以上紡機企業成本費用總額同比減少0.80%。營業成本同比減少1.67%,占成本費用總額的比重為89.47%;全行業三費比例為10.53%,較去年同期提高0.61個百分點,其中:銷售費用為同比增加7.64%,占成本費用總額的比重為3.82%;管理費用同比增長5.14%,占成本費用總額的比重為6.10%;財務費用同比增長29.47%,占成本費用總額的比重為0.61%。
行業資產負債率小幅下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1-12月,規模以上紡機企業資產總額同比減少0.13%,資產負債率56.64%,與上年同期相比縮小2.31個百分點,低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7.1%的資產負債率。
行業應收賬款與產成品存貨減少。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1-12月規模以上紡機企業應收賬款同比減少4.70%,較上年同期減少15.10個百分點;產成品存貨同比減少3.25%,較上年同期降低0.95百分點。
行業企業調查情況
紡機協會對115家紡機企業進行了2023年經營情況調查。從匯總結果來看,企業經營總體承壓較前三季度有所改善。經調查,46.1%企業訂單超過去年同期水平,55.7%的企業產能利用率在80%以上。目前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依舊為國內外市場需求不足。盡管當前經濟整體下行壓力持續,但紡機企業對2023年全年行業形勢判斷較前三季度預期大幅提高;對2024年全年,企業預期仍較為謹慎。
02 進出口情況
據海關統計,2023年1-12月我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累計總額為75.06億美元,同比減少14.18%。其中:紡織機械進口29.64億美元,同比減少7.64%;出口45.43億美元,同比減少17.97%。
紡織機械進口情況
2023年1-12月,共從65個國家和地區進口紡織機械,進口總額29.64億美元,同比減少7.64%。
從進口產品類別看,化纖機械進口總額排在第一位,進口總額為10.67億美元,同比增長22.69%,占進口總額的35.99%;除化纖機械外,其他大類產品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非織造布機械降幅最大。
2023年1-12月,紡織機械進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以日本、德國、意大利、瑞士和比利時為主,進口前五位的貿易額為24.93億美元,同比減少4.23%,占進口總額的84.12%。日本繼續占據進口國家和地區的首位,并且保持了正增長的趨勢。
紡織機械出口情況
2023年1-12月,我國共向202個國家及地區出口紡織機械45.43億美元,同比減少17.97%。
2023年1-12月針織機械出口額為11.95億美元,同比減少9.92%,占比26.31%,位居第一,七大類產品均呈不同幅度下降。
2023年1-12月,出口到印度、越南、土耳其、孟加拉國和美國的合計金額占全部出口額的54.45%,同比減少19.23%,是我國紡織機械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受經濟下行、貨幣貶值等因素影響,出口到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的金額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紡織機械金額34.26億美元,同比減少17.92%,占全部出口的75.43%,其中出口到東北亞、中東歐及中亞地區今年以來持續增長。
03 行業形勢展望
2024年全球經濟仍將處于恢復期,世界經濟依然存在復蘇緩慢、不平衡的特點,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3.1%,但仍低于3.8%的歷史年均增速,其中,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速預計將從2023年的1.6%小幅下降至2024年的1.5%。同時,地緣沖突持續,國際貿易疲軟,氣候災害增多,這些都給經濟的復蘇帶來巨大挑戰。除此之外,中國經濟還面臨著消費增速回落、房地產下行影響內需、部分產業產能過剩、中美貿易不穩定的挑戰,這些都使紡機行業運行面臨著不確定性的挑戰。
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國經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條件在積累變多。我國擁有超大規模的內需市場和完整的產業體系,擁有豐富的勞動力和完善的基礎設施,這些都增強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抗沖擊能力。同時,宏觀政策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3年出臺的增發國債、減稅降費、降準降息等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國家在強實體、促消費、擴投資、穩外貿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發行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為經濟平穩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有利于市場信心的提振。2024年以來,全球制造業PMI指數顯示了制造業向好的趨勢,國際紡聯ITMF最新的紡織調查也顯示對全球紡織業的預期達到2021年末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些都為紡機行業的平穩運行帶來了積極信號。
展望2024年,紡機行業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全球經濟還沒有走出低速增長的陰霾,海外市場需求尚有待恢復,紡機出口仍將面臨一定壓力,但長期來看仍是國產紡機未來的增長點。雖然紡機行業面臨發展環境的復雜性、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但行業具備很強的發展韌性,以科技創新為依托,中國紡織機械行業有望在經濟復蘇中實現平穩運行,全行業努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中國紡織行業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來源:中國紡織機械協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