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引智轉型 看鄒平高質量發展中的新活力
為進一步弘揚企業家精神,培厚企業家成長沃土,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和動力,助力“富強濱州”建設,6月9日,“富強濱州·企業行”主題采訪活動首日,由大眾網、齊魯網、魯網、濱州網、濱州電視臺、魯北晚報等多家主流媒體記者組成的采訪團走進位于鄒平市的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和西王集團有限公司,了解企業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質量發展的亮點做法和先進經驗。
科技支撐、智能生產的“魏橋智造”
在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采訪團參觀了魏橋紡織技術研發中心與魏橋紡織綠色智能一體化生產線項目,200多項專利、一次織造成型家紡制品、高度自動化生產車間等,讓記者們感受到了世界先進紡織工廠的魅力。
“機織物一次織造成型技術是我們的‘獨家秘笈’,這種技術所生產出來的產品有效解決了在拼接、裁剪、縫制等環節耗工耗時,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等問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類似于機織物一次織造成型技術等多項專利技術都是多位科研技術人員在魏橋紡織技術研發中心研發出來的,中心致力于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涵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行業技術中心(棉紡織行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可開展四十余項紡織品測試項目,以及紡織材料分析、染色打樣、紡織品性能研究等研發活動。
魏橋紡織技術研發中心與國內多家紡織機構、高校開展廣泛合作,近兩年主導或參與了10多項行業標準制定修訂,200多項成果獲專利授權。先后開發段彩段彈紗、中空棉紗、柔芯紗、石墨烯功能紡織品、海藻纖維紡織品、艾維植物抗菌紡織品等新產品,并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單一紡織品的認識。
而在魏橋數萬平米的綠色智能一體化生產車間內,伴隨著機器24小時運轉聲,機器人在來回搬運著貨物,幾名工人在車間巡視,智能化、自動化、一體化在這里體現的淋淋盡致。
據介紹,魏橋紡織綠色智能一體化生產線項目,是魏橋創業集團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項目,也是繼2016年建設的12.5萬紗錠智能化紡紗生產線之后,2019年建設的又一綠色智能紡紗、織布一體化項目。項目全部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并配以強大的大數據平臺和先進的管理系統,實現了“生產全程智能化”“控制系統智慧化”“在線監測信息化”“制造過程綠色化”。具備年產高檔緊密紡紗1.5萬噸、高檔面料3500萬碼的生產能力。
創新驅動、引智轉型的“西王模式”
在西王集團有限公司,采訪團通過參觀采訪西王特鋼,了解其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拉動特鋼產業鏈升級、打造國家級高端稀土特鋼新材料保障基地等方面散發出來的創新活力。
高品質特殊鋼是重大工程和重大裝備關鍵基礎材料,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海洋工程、能源電力、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的高端裝備制造,它的制造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近年來,西王特鋼與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全面合作,大力研發生產高端特鋼新材料,并成系列應用于高端裝備制造,對拉動地方經濟產業鏈聯動,帶動國內高端特鋼產業的升級換代,尤其是山東地區特鋼產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級換代具有現實意義。
尤其是高端稀土特鋼新材料項目,西王特鋼通過研究采用稀土特鋼制備新技術、純凈化冶煉新技術等最新科研技術成果,使高端特鋼的生產控制、技術含量和產品性能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從而在用于高端裝備制造時,可替代國外進口的某些高端特鋼產品。
據介紹,多年來,西王特鋼立足自身產業優勢,采用“供、產、學、研、售”一體化運營的科技合作機制創新模式,打通了科技成果向企業轉化的通道,打造了創新驅動、引智轉型的“西王模式”,使企業新產品研發站在了中國乃至世界的前沿。并建成了國內首條高端裝備用特殊鋼智能清潔制備示范線,成功實現了高品質特殊鋼的清潔、智能、安全、高效、穩定批量化生產,從而致力于將鄒平打造成為國家級高端稀土特鋼新材料保障基地。
西王特鋼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不斷研發“特、精、高”高端特殊鋼新產品,持續優化各生產線品種結構,淘汰盈利水平低的產品,企業在冶煉總產能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高起點地調整產品結構,產業鏈向高端制造延伸,不斷實現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拉動特鋼產業轉型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