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省共建紡織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

新華網武漢6月29日電(鄒滿玲鄭婷)紡織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共建協議簽約儀式28日在武漢紡織大學國際交流中心舉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偉與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彭育園分別代表合作雙方正式簽約,啟動全國首個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建設。來自烏茲別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國家紡織行業10多名領導、專家見證簽約。
根據協議,雙方將通過發揮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和武漢紡織大學在政策、智力、人才、科研等方面優勢,以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為平臺,對接中國紡織企業在走出國門、轉型升級、戰略發展等方面的需求,促進科研人文與產業發展的有機融合,增強紡織行業的文化底蘊和社會形象,提高中國紡織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與影響力,以此高水平服務“一帶一路”戰略,高質量服務長江經濟帶。
彭育園致辭表示,在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的指導與支持下,通過共建紡織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搭建起政府、高校、企業三方合作的可持續發展平臺,為我國中外人文交流貢獻紡大力量。
杜柯偉談到,建設行業的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主要基于三點考慮:一是發揮人文交流在經貿合作中的基礎性、先導性、長效性作用;二是發揮高校的資源優勢,推動高校更好地履行社會服務職能;三是助力高校的“雙一流”建設。研究院將采用“行業+國別”的研究模式對紡織行業的中外人文交流進行研究,將研究院建設成集紡織行業研究、校企合作、教學和國際交流等功能為一體,且具有示范意義的紡織行業交流實踐平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