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2億美元+8項拍賣紀錄 蘇富比首場“云拍賣”大捷
北京時間6月30日,蘇富比印象派、現代藝術及當代藝術夜間拍賣首次以網上直播的形式,橫跨時區聯動紐約、倫敦、香港三地同步舉槌進行。經過五個小時的激烈鏖戰,最終以3.632億美元(約合25.64億元人民幣)的拍賣總成交價圓滿落幕,同時還創下了多項藝術家的個人拍賣紀錄。盡管疫情期間人們消費意愿降低,但藝術品二級市場“免疫力”良好、韌性十足,通過全新的線上拍賣模式給全球買家提振了信心。
蘇富比首場大規模“云拍賣”聯動紐約、倫敦、香港三地同時舉槌。資料圖
技術加持拍賣直播
蘇富比歐洲區主席兼拍賣師Oliver Baker一身西裝筆挺,面對著像中央控制室一樣的八塊巨型屏幕,一行“未來的拍賣就在這里”的字樣在熒屏上閃過。他知道,今晚進行的拍賣跟他以往主持過的任何一場都不一樣。屏幕上,投影著身在紐約、倫敦、香港直播間的拍賣代理人和線上競價實時數據。整場直播下來,報價、競投、落槌、成交,畫面清晰流暢,一氣呵成,帶給觀眾一次全球多媒體實時互動初體驗。連Oliver Barker都忍不住驚嘆:“站在拍賣臺上看,猶如置身電影場景之中。”
本場拍賣會的成交數據也沒有辜負強大的技術支持。拍賣從已故美國慈善家Ginny Williams的收藏專場開始,隨后分別是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印象派和現代藝術拍賣,三個專場拍前預估總價在2.621億美元至3.684億美元之間。最后收獲的3.632億美元盡管著陸在估價范圍內,甚至還要低于去年5月紐約蘇富比印象派、現代與當代藝術晚間實體拍賣會上收獲的6.919億美元,但考慮到本場云上拍賣拍品質量高,競標強度大,這個數據也足以對市場釋放出預期樂觀的信號。三個專場共拍出69件拍品,總成交率高達93%,整場夜拍只有五幅作品未能成功售出。值得一提的是,Ginny Williams專場的18件拍品斬獲了100%的成功拍出率,共拍得6550萬美元。
受疫情影響,近幾個月來賣家和買家總體表現謹慎。據Artnet數據統計,單就在5月,被取消和推遲的拍賣活動就導致了拍賣行平均總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5%。而作為線下拍賣的補充形式,本次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績單證明了全新混合拍賣模式的可行性,也讓第一次大范圍試水直播拍賣的蘇富比松了一口氣。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在接受《藝術客》采訪時解釋道,近年來蘇富比致力于發展網上競投、電子圖錄和網上互動資訊等,讓專家和客戶對現代科技應用的適應度大大提升。因此,這次推出傳統現場拍賣與現今市場需要結合的創新混合拍賣模式,買賣雙方都普遍能夠接受。
高價紀錄頻出
一場拍賣會成功與否,通常取決于有多少拍品能達到七至八位數美元拍賣成交價。而就本場拍賣會的成果而言,不少優質的藝術大師杰作都經受住了考驗。而且由于本場次拍品精品程度高,有不少藝術品更是知名藏家珍藏數十年后才首次釋出,因此在開始競價之前,很多拍品都已經被實行了第三方保證模式,對拍品進行了“不可撤銷競價”的預售保證(即一旦拍品流拍,場外第三方買家必須以拍賣前保證的價格買下這件作品)。
從成功拍出的藝術品可見,最容易被交易的拍品大多兼具了時下流行、價格合理且供不應求這三個條件。本場拍賣會中最亮眼的作品,當屬Francis Bacon的《啟發自艾斯奇勒<奧瑞斯提亞>之三聯作》。該作品自1993年以來就在挪威的城市奧斯陸一家私人博物館展出,然而博物館一直試圖以超過1億美元的價格私洽出售這幅三聯畫,屢遭失敗。但在這次的蘇富比拍賣會上,這件作品憑借更為平易近人的6000萬美元估價,促使一位中國的線上競標者用時十多分鐘跟其他競標者展開了叫價拉鋸戰。然而最終這位中國競標者還是以7310萬美元的競價,惜敗于蘇富比紐約當代藝術負責人Grégoire Billault所代理客戶提出的846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98億元),成為該藝術家有史以來拍賣紀錄的第三高價。
《啟發自艾斯奇勒<奧瑞斯提亞>之三聯作》。資料圖
此外,有八件藝術品成交價刷新了藝術家的個人拍賣紀錄。其中包括,Jean-Michel Basquiat的《無題(頭像)(Untitled(Head))》(1982)不負眾望,作品以152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刷新了藝術家個人紙面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同時也打破了蘇富比網上拍賣有史以來的最高拍賣價。
加拿大華裔已故畫家王俊杰(Matthew Wong)的作品《外觀的邊界(The Realm of Appearances)》(2018)拍前估價為6至8萬美元,但在現場香港和紐約直播間兩廂激烈電話競標后,最終以180萬美元的價格落槌,超過此前最高估價的18倍,并打破其歷史最高拍賣價6.25萬美元。
已故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Helen Frankenthaler的作品《皇家煙花(Royal Fireworks)》(1975),在Ginny Williams專場中以790萬美元落槌,最終成交價比預估價的200萬美元幾乎翻了兩倍。打破了2018年5月蘇富比當代藝術日拍中300萬美元的成交價。
而古巴現代主義畫家Wifredo Lam在1943年創作的《Omi Obini》以960萬美元的價格拍出,成為了蘇富比印象派和現代藝術拍賣專場中有史以來的第二高價,僅次于畢加索以1120萬美元價格拍出的《睡著的女人頭部(Têtede femme endrmie)》。此外,智利已故藝術家Mario Carre?o創作于1943年的《Cortadores deca?a》以270萬美元成交,輕微地超越了其創下的260萬美元拍賣紀錄。而Vija Celmins的大型油畫作品《Night Sky#7》最近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拉脫維亞裔美國藝術家回顧展中展出,盡管并沒有達到蘇富比估價專家預計的800萬美元的高價,但仍超過了藝術家此前42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以660萬美元成交。
印象派和現代藝術專場也延續了此前女性藝術家受到買家熱烈追捧的市場大勢,超現實主義女性藝術家Leonor Fini和Remedios Varo分別打破了各自個人拍賣紀錄,她們的七幅作品總成交額達1370萬美元,突顯了超現實主義運動對女性貢獻價值的重新評估。
相比之下,更具審美挑戰性的作品幾乎很難出售。例如,Clyfford Still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重要人物之一,藝術家幾乎將自己畢生的作品都捐給了博物館,因此很少在市面流通。盡管是這樣一位大師級人物,他的職業生涯巔峰之作《PH-144(1947-Y-No.1)》最終在拍賣會中只吸引到一位競標者,由一位美國的收藏家以最低估價2500萬美元奪得。
云拍賣的未來如何
對拍賣行而言,在線競拍相比于傳統競拍操作更簡單、成本更低廉,而且又易于管理,是線下拍賣會十分重要的補充形式。
從市場方面看,全球各地買家的購買潛力依然巨大。但要長久并且深入地發展“云拍賣”,關鍵仍然在于建立起客戶對線上平臺的信任。高端藝術市場一直以來都十分依賴現場銷售和親臨現場觀看,因此以往線上拍賣的收入只占很小一部分。以2019年蘇富比全年48億美元的總收入為例,網絡銷售僅占8000萬美元,為1.6%。倫敦藝術咨詢公司Fine Art Group常務董事Guy Jennings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表示:“從這場拍賣會開始,事情變得不一樣了,我們看到買家對線上競拍更有信心。過去的線上拍賣,競價天花板都是在幾十萬美元左右?!碧K富比還透露,在過去的一年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新客戶都是從在線競價者轉化而來的。本次參與線上直播拍賣的觀眾是以往參與線下夜拍活動平均人數的五倍。多項刷新拍賣紀錄的成交價也說明了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人們對高質量且稀少的藍籌藝術品的興趣仍然存在。紐約藝術顧問Wendy Cromwell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表示:“在世界各地拍賣銷售全線下滑的當下,仍有大量金錢涌入拍賣行業競逐最稀有的資產,這是因為在受到疫情影響的人群和免疫于疫情影響的人群之間存在著脫節,被壓抑的需求依然有很多。”
蘇富比或許是第一家進行大筆拍賣交易直播的拍賣行,但我們深知,它絕不是最后一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