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另類生命祭歌
存在這么一類電影:主角是正值花季的少女,但在生命展開之前,絕癥突然無情地降臨在她們身上。當死亡近在咫尺并變得不可避免時,她們會遭遇一個體貼而帥氣的男孩,展開一次意料之外的初戀,少女因此能在最后的時光奮力去愛一次,似乎能消解一部分死亡帶來的遺憾,為她們的早逝增添一絲浪漫的余韻。單英語片就能找出《悸動的心》(《Restless》)、《活在當下》(《Now Is Good》)、《星運里的錯》(《The Fault in Our Stars》)這三部,以此思路構建故事。最近一次的威尼斯電影節上,澳大利亞導演香農·墨菲的處女長片《乳牙》(《Babyteeth》)也講述了這么一個在生命尾聲階段經歷一場難忘愛情的故事,但影片突破了此類電影的種種俗套預設,輕盈地展開著一個15歲澳洲少女的另類生活姿態。
《乳牙》的開場是米拉對摩西的一見鐘情。在車站的月臺,衣衫不整、冒著粉刺的街頭混混摩西出現在等車的米拉身邊,他身上那種看起來什么都不在乎的態度立馬吸引了米拉。其他同題材影片里的女主角往往留著精心設計過的短發,而她們遇到的漂亮男孩總是內心本善的。在《乳牙》中,伊萊扎·斯坎輪飾演的米拉并不算漂亮,并且很快就因病變成了光頭,她所瘋狂愛戀的男孩則幾乎是浪漫愛情中最不可能成為主角的男孩——一個邋遢的癮君子。
影片不以患病女孩如何與美好的男孩相遇并在與他的愛情中收獲難得的人生體驗為敘述重點,而是展示著她與身邊人物所同時歷經的一段段時光。前面提到的三部影片海報上都是一對年輕男女親密地貼近彼此,而《乳牙》選擇了一張米拉獨自坐在泳池邊抬頭看向天空的照片,藍色的假發和充滿憧憬的眼神隱去了她病人的身份。米拉是唯一的焦點,她強烈地忠于自己的感受,她會在身體狀態好的時候欣悅起舞,會撒歡似的與摩西打鬧,與此同時,她從不掩飾自己對病痛的感受,她勇敢地追求愛,也直白地表達疼。
沒有家庭可以在一個成員需要面對重大疾病時保持正常的運作。《乳牙》給了米拉所在的三口之家豐富的篇幅,米拉的父母不是堅強的超人,他們都需要精神藥物來調節情緒和心態。兩人力不從心地維持著家庭秩序,各自承擔家庭分工所帶來的焦慮,還需處理與其他異性發生的可能越軌行為。他們有為人父母的各類擔憂,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他們不喜歡壞孩子摩西,但尊重著米拉的選擇和判斷。《乳牙》里人無完人,直到米拉悄然離去時,大家都仍然沒能解決個人的問題,陷于自己糾結的情感。香農·墨菲在她的處女作中,老練地進行著反勵志和反煽情的處理,生活始終像是理不順的一團亂麻,而身處其中的人們永遠不能為生命的消逝做好準備。
影片用明媚的色調拒絕死亡的陰霾,澳洲是色彩繽紛和陽光燦爛的,來自中產家庭的米拉也無需為治療費而憂慮。但這不是被糖衣包裹的偽童話,米拉的身體情況時好時壞,疾病不會講道理,沒有人在篤信奇跡。她終將離開,而愛她的人真正能為她付出的其實不多。頻繁出現的小標題是創作者對人物生存狀態的注解,松散的生活切片被漫不經心組接起來,一種絕望中充滿渴望、悲喜共存的平衡感被逐步建立。
生命力是頑強的。歡快的聚會后,米拉再也無法招架身體的疼痛,她祈求摩西用枕頭幫助自己從此解脫,但一番掙扎后,她不僅沒有離開人間,她的乳牙終于脫落,宣告著她的成長,而她也在和摩西共度一夜中進一步通往成熟。可惜死亡的發生是迅猛的,米拉沒能從這個特殊的夜晚醒來,去體驗她長大后的生活,她甚至來不及與她愛的人們告別。
《乳牙》的結尾是米拉和她的父母、以及她喜愛的男孩一同在海灘玩耍。在此之前,影片一直采取線性敘事,因而這一歡樂場景更像是已在天堂的米拉沒能完成的夙愿。在這場超現實的幻夢中,她委托父母照顧摩西,叮囑他們好好彼此相待。她說她會為成為天空的一部分而高興,然后鏡頭首次展現了注視著親人的米拉,而在生前,她是那個被看護與關照的對象。影片在一幅對準海灘的空鏡中結束,激烈的一程生活故事就此歸于平靜,逝者的亡靈將會消融在空中,陪伴并寬慰著這些曾與她相關的人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