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工業互聯網萬億藍海開啟
工業互聯網在兩會閉幕后再次備受關注。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要加大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事實上,這是工業互聯網連續第三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工業互聯網的關注重點從‘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為更加全面的‘發展工業互聯網’,這也意味著國家對于工業互聯網建設的推動和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6月3日,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CEO賀東東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業互聯網,在‘互聯網+工業’的基礎上充分理解工業客戶的應用場景和需求痛點,已經成為中國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賀東東看來,工業互聯網企業應該從更高的層面著眼,從為單個企業賦能,上升到為整個產業賦能,為區域經濟發展賦能,并將成效真正落到實處。
華安證券分析師尹沿技在其研報中指出,從兩會代表委員的各類議案提案可以看出工業互聯網主要集中在網絡、平臺和安全三個方面。“我認為平臺建設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據測算,2025年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有望達到1.24萬億元,發展空間廣闊。”
新基建催生需求
目前,國家對新基建和工業互聯網建設的推動和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
在政策刺激下,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明顯提速。上海此前公布了“工賦上海”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升級。
與此同時,騰訊產業互聯網多個重要產品線面向中小微企業推出數字化扶持政策,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2020財年交易額破1萬億美元,數字經濟跨越新的里程碑。
西南證券分析師朱蕓分析稱:“從長遠看,‘新基建’作為強基礎、利長遠的戰略性、全局性工程,對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和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而在新基建建設中,工業互聯網作為其重點組成部分,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新基建拉動新興的技術產業和信息化產業的發展,給行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充滿了挑戰。
“疫情常態化防控后,新基建給工業互聯網行業帶來的挑戰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首先,中國很多中小制造業企業信息化水平太弱,兩化融合的觀念薄弱,對于工業互聯網還是有接受和理解的過程;其次,中小企業資金有限,它即使知道工業互聯網是好東西可它也花不起錢來做這個事,企業會要求分期或者是先用后付,這對于工業互聯網企業來說存在著資金壓力的問題;第三個挑戰,無論是中型企業還是大型企業,都存在著工業互聯網人才不足的問題。企業既懂業務又懂ICT技術的人才太少。”賀東東如是說道。
挑戰與機遇并存
工業互聯網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以樹根互聯為例,截至2020年4月底,樹根互聯旗下的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接入各類工業設備超66.8萬臺,并助力產業鏈生態打造了包括鑄造產業鏈、注塑產業鏈、紡織產業鏈、定制家居產業鏈、家用塑料制品產業鏈等在內的20多個產業鏈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達81個細分行業,連接超4700億資產。
賀東東介紹稱:“樹根互聯今年的發展規劃是聚焦平臺,深埋樹根;賦能伙伴,輸送養分;伙伴優先,樹大根深。樹根互聯扎根于工業互聯網平臺操作系統的研發升級,把平臺做得足夠堅實,去支撐生態伙伴;同時把樹根互聯已有的通用工具和應用, 賦能給生態伙伴。”
尹沿技指出,在工業互聯網的未來發展上,網絡是基礎,主要負責實現要素之間的數據傳輸、信息的相互理解以及要素的標記、管理和定位。安全則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保障,工業互聯網打通企業內外數據,易帶來新的安全風險。而平臺才是核心,工業互聯網平臺向下可以對接海量工業產品裝備、業務系統的數據,向上可以支撐工業APP的快速開發和部署,本身則是工業知識沉淀、復用和重構的重要載體。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37.28萬家,企業平均年收入為28374.46萬元。由此推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25年工業互聯網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578億元。此外,結合2025年百萬企業上云的目標,測算小微企業2025年部署工業互聯網的數量達到62.72萬家,兩者合計市場規模接近1.24萬億元。
但在工業互聯網高速擴張的當下,行業仍存在不少痛點亟待解決。
賀東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道:“第一個是連接,工廠一條產線涉及到幾十種不同的設備協議,語言不通沒法讓機器設備保持相互通信。第二是對工業數據的處理。我們叫時序數據的處理,工業數據是高頻率且大量的,處理要求遠高于消費互聯網的數據。第三是應用的多樣性。制造業不同行業的應用是不一樣的,比如流程化工行業與離散的汽車制造業,需要基于一個平臺去構建不同的應用。如果不在一個平臺架構上去做,就會形成工業3.0時代傳統的一個個的小煙囪,這些煙囪無法相互協同,也無法形成整體的端到端的應用,甚至是跨企業邊界的應用服務。”
工業互聯網是一個生態,未來將會形成百花爭艷的業態。“不可能是一個平臺去打天下,單一平臺是不可能把工業互聯網三大難點,即設備物聯、工業數據處理和多樣的工業應用全部解決掉。更多的可能是工業互聯網構成一個生態,每一家企業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生存空間,在自己特定的范圍之內做好自己擅長的事情,共同賦能中國工業客戶。”賀東東補充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