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達資本尤勁柏:綠色投資不僅有社會意義,也是一筆明智投資
“綠色投資的社會貢獻與經濟效益之間,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共生共榮、相互成就的關系。”近日,毅達資本總裁、創始合伙人尤勁柏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說。
毅達資本是堅定的綠色投資踐行者,其這些年在綠色領域的投資也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收益。據了解,毅達資本管理團隊在綠色產業領域已經投資了40余家企業,投資總金額超過10億元。其中,岱勒新材、亞瑪頓、中材節能、紅寶麗、大千生態、吉鑫科技、康達新材、揚杰科技、萬德斯、再升科技、愛康科技、星源材質、匯川技術等近20家企業已經登陸資本市場。
“綠色投資不僅是對社會有意義,也是一筆明智投資。”尤勁柏說。政策的支持、民眾環保意識的提升、行業空間的不斷增長,這些因素促使綠色產業成為創投機構布局的重點領域之一。
尤勁柏。資料圖
垃圾分類產業鏈的長期紅利將釋放
《21世紀》:在綠色投資領域,毅達資本主要關注哪些細分賽道,具體的投資邏輯是什么?
尤勁柏:我們很早就開始了在綠色產業領域的投資布局,尤其是在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與世界發展趨勢和國計民生聯系緊密的行業。其中水/固廢處理、土壤及環境修復、大氣治理、清潔能源生產和應用、清潔能源汽車等領域均是投資重點方向。
以清潔能源行業為例,我們可以看到,首先,隨著補貼退坡并逐步退出,行業將大洗牌,市場格局逐漸穩定,一級市場投資機會越來越少。第二,平價上網時代將變成“巨頭游戲”,我們重點關注行業頭部上市公司并購整合及定增的機會。第三,關注新技術,尤其是顛覆性新技術的投資機會。
《21世紀》:人們對綠色領域感觸最深的,可能是從去年開始推行的“垃圾分類”。這項舉措從去年的上海試點開始,目前已經在更多區域有所落地。毅達資本是否在垃圾分類相關領域有所投資布局?
尤勁柏:垃圾處理除了剛性的法規、政府的擔當、民眾的踐行,還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垃圾分類,被重新安排的不只是生活垃圾,還有整個廢棄物處理產業鏈。而固廢處理、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一直是毅達資本投資布局的重點。僅2019年,毅達資本在上述領域就投資了6個項目,投資總額近2億元。其中的典型投資案例包括通源環境、中順環保、豐倍生物、鵬達環保等。
我們相信,未來隨著垃圾分類的全面推行,對于前端分類、中端收運、末端處理等環節的投入均將會增加,長期紅利會釋放。這些領域必定會誕生一批優秀公司,同時也將給創投機構帶來更多的投資機遇。
綠色投資有社會意義,也能實現好的經濟收益
《21世紀》:近年來,毅達資本在綠色投資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業績。能否談談對具體案例的投資過程,該項目帶來怎樣的社會貢獻與投資回報?
尤勁柏:比如萬德斯,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綜合性環保高新技術企業。這家公司長期致力于垃圾污染削減、垃圾污染修復、高難度廢水處理等業務,尤其在垃圾滲濾液處理、填埋場修復等領域,萬德斯是環保細分領域重要服務商之一。
毅達資本是萬德斯最早期的投資機構,2016年1月完成投資。在我們的投資助力下,萬德斯的各項業務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從2016至2019年,萬德斯營業收入從1.46億元增長至7.7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 74.37%。2020年1月14日,萬德斯登陸科創板。按照最新市值,毅達資本投資萬德斯預計回報倍數在10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南京市第二醫院湯山院區成為南京市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萬德斯環保憑借技術的可靠性、安全性等優勢,承建了該醫院的污水處理項目,項目建設完成后實現了持續的穩定運行。
《21世紀》:您對綠色投資領域的未來趨勢有怎樣的預判?在政策層面,基金業協會在2018年時就發布了《中國上市公司ESG評價體系研究報告》和《綠色投資指引(試行)》,對VC/PE機構的綠色投資有怎樣的推動作用?
尤勁柏:我們認為綠色投資一定是個大的方向和趨勢。首先,綠色投資和ESG投資倡導的長期價值投資理念本身就與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的長周期投資模式十分契合。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開始通過在投資原則和業務流程中系統融入相關要求來落實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
其次,綠色投資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一方面,環保政策趨嚴,民眾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另一方面,供給側改革后,龍頭優勢聚集,工業企業在環保上的支付能力越來越高。這些都給綠色產業帶來了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從行業數據來看,近年來,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基本上實現了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長;清潔能源產業也在不斷壯大,2019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48.6億噸標準煤,其中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3.4%,占比逐年上升。
第三,綠色投資不僅是對社會有意義,也是一筆明智投資。從毅達資本自身的實踐經驗也證明,投資綠色產業同樣能實現好的經濟收益。
毅達資本是堅定的綠色投資踐行者。我們內部建有一套投資負面清單,比如對可能出現環保風險、道德風險的項目,采取一票否決制。在每一個項目的投資實踐中,除了關注企業的財務指標之外,在投資決策和投資行為中還非常注重考量企業的環境保護、對社會的貢獻和良好的公司治理。
作為創投機構,未來,一方面,我們會繼續遵循《ESG報告指引》的要求,自身做好有效的ESG管理和指標的信息披露;另一方面,也會通過投資引導其他被投企業注重ESG管理的角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