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回升至50.1
隨著復工復產陸續推進,4月1日公布的3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0.1,較2月的歷史低點回升9.8個百分點,顯示制造業行業景氣度基本回穩,但改善幅度仍較為有限。
這一走勢與國家統計局制造業PMI一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3月制造業PMI錄得52,較上月回升16.3個百分點。
因工廠大面積停工和交通出行受限,制造業產量在2月創下歷史最大降幅,隨著部分限制措施放松,3月產出恢復增長。不過,新訂單指數雖較上月顯著回升,但仍處于收縮區間。許多受訪企業反映,新冠疫情持續導致訂單被推遲或取消。此外,因全球各地都在竭力遏制疫情,3月新出口訂單量也明顯減少,但降幅較上月明顯放緩。
就業指數也在收縮區間內明顯回升,已回到疫情前的中樞水平。企業反映,員工自動離職和企業壓縮成本,共同導致用工收縮。由于最近數月企業減產,產能壓力繼續存在,積壓工作指數僅較上月小幅回落,仍處于歷史高位。
3月制造業供應鏈仍然緊張,企業反映供應商產能收縮、原料短缺,導致供應商平均供貨速度進一步放慢。
3月制造業采購庫存指數在收縮區間內出現修復,但仍處于近年來低位。廠商反映由于原材料短缺,仍需要動用原有庫存,原材料庫存明顯下降。受防疫限行導致物資運輸困難等影響,產成品庫存指數則重返擴張區間。
原材料購進價格重返收縮區間,但降幅輕微。許多企業表示,成本下降與全球需求減弱有關。制造商也普遍繼續下調產品售價,以提振銷售。
主要受疫情好轉后需求將會回升的預期提振,中國制造業界普遍對未來12個月生產抱有信心,樂觀度在2月創下的五年高點微降。
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董事長、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表示,3月制造業承受雙重壓力。一方面,復工復產尚不充分;另一方面,外需惡化、國內消費需求尚未大面積啟動,因而造成生產擴張仍比較有限,沒有看到明顯的生產回補。但是,企業家信心仍然較足,就業吸納基本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給經濟在疫情之后的快速修復奠定了良好基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