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通的“天地一體”新征程:從空間段運營邁向綜合信息服務
中國資本市場正在更多地觸摸浩瀚星空。
2019年6月28日,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衛通”,股票代碼:601698)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我國唯一擁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廣播衛星資源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正式登陸資本市場。
截至2020年1月8日收盤,中國衛通報收12.20元/股,較發行價上漲了348.5%。
中國衛通總經理孫京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上市后增加了對投資者更多的責任,目前市場的認可也堅定了中國衛通改革轉型發展的信心。
“天地一體”新征程
從國慶閱兵、北京奧運會等重大事件的播出保障,到豐富的廣播電視頻道,再到民航客機、海運客貨船等的衛星互聯網接入服務,衛星通信已經來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國衛通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航天科技集團”)從事衛星運營服務業的核心專業子公司,通過投資、建設和運營通信廣播衛星及配套地面測控和監測系統,為用戶提供廣播電視、通信、視頻、數據等傳輸服務。
2001年11月,中國衛通組建成立,當時的名稱為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是我國六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之一,根據國家深化電信體制改革要求,2009 年,中國衛通有關基礎電信業務并入中國電信,中國衛通主體及衛星空間段運營業務并入航天科技集團,成為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二級單位。2018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衛通頒發了第一類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批準中國衛通在全國范圍內經營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和衛星固定通信業務。
作為我國唯一擁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廣播衛星資源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中國衛通目前運營管理著15顆通信廣播衛星,資源覆蓋中國全境、澳大利亞、東南亞、南亞、中東、歐洲、非洲等地區,在全球固定衛星運營服務商綜合排名第六位。
如今的中國衛通,正由空間段運營為主加速向天地一體衛星綜合信息服務邁進。
2017年4月,中國衛通成功發射了我國首顆高通量寬帶衛星中星16號,搭建了天地一體的業務運營平臺,具備了向大眾消費者和民航客機、海運客貨船等提供衛星互聯網接入服務的能力。
中星16號通信總容量達20Gbps,基于Ka頻段,國內基礎通信運營商能夠提供下行120Mbps、上行12Mbps的機載衛星通信能力,通信能力大大提高。
“高通量之前的傳統衛星通信基本上是2G最多3G的水平,也就是能夠實現打電話、發短信等交流,解決了‘通’的問題,但是‘量’沒有上去,速度也沒有上來,流量和流速還不能滿足實時在線的需求。從理論上或者從技術上來講,高通量可以做到100-150兆的下行,上行應該能做到10兆以上,高通量應該能夠趕上4G的水平。”孫京解釋道。
這也讓衛星通信的很多新的應用場景成為了可能,例如向大眾消費者和民航客機、海運客貨船等提供衛星互聯網接入服務。基于此,中國衛通也已在開發面對個人消費者的產品。“整個從高通量來講,技術上是支持普遍服務的。既然技術上和能力上支持普遍服務了,那么應用的范圍也會越來越廣,這也是現在整個衛星通信運營商的一個主流思路。”孫京表示。
2018年3月,中國衛通獲得第一類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繼中星16號實現高通量衛星通信的技術支持后,在全國范圍內經營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和衛星固定通信業務的牌照資格也得以落實,中國衛通的業務拓展迎來全新的想象空間。在飛機、遠洋船舶等使用高速寬帶互聯網接入服務的場景有望逐漸豐富。
資本助力
2019年6月28日,中國衛通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掛牌交易,成為航天科技集團第一家在A股整體上市的二級單位。
“上市為中國衛通打開了一扇窗,有了新的途徑、更多的方法手段來展示自己,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衛通、了解衛星通信、了解衛星互聯網,了解我們倡導的綜合信息服務,渠道更暢通更開闊了。另一方面,我們也有了更多的手段去促進公司的發展,上市給公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孫京表示。
作為航天科技集團從事通信衛星運營的上市公司,中國衛通也致力于通過運營端的創新,拉動上游制造端的創新。
“從創新的角度上來講,我們創新的基礎是制造行業,我們主要不是做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是在做商業模式創新,業務模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我們要通過這些創新去打開新的市場,發現新的需求,把這些需求提煉出引導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要求、指標、路線圖。然后通過上市公司渠道,獲得更快更好地完成創新的資源,拉動這個產業。”孫京表示。
作為央企資產證券化的重要一員,中國衛通也開始面對資本市場的語言視角,例如關聯交易。
招股書顯示,中國衛通關聯采購占采購總額的比重較大,2016-2018年其向航天科技集團下屬單位的采購金額分別為14.05億元、14.00億元和8.44億元,占當年采購總額比例分別為60.58%、53.78%和60.73%。
這也源自于我國衛星通信的行業背景。
根據招股書,目前我國具有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火箭制造能力且能夠商業化應用的研制主體主要集中在航天系統內,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主。在我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是具有中國衛通所運營的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研制能力且能夠商業化應用的唯一研制主體。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是我國唯一具備地球同步軌道商業通信衛星運載能力的火箭供貨商。同時,出于國家戰略要求,中國衛通主要從航天系統內單位采購與衛星相關的資產和服務。
孫京坦言,這有利于中國衛星通信行業的發展,“中國衛通背后有一個很大的制造產業鏈,有火箭研發制造、衛星研發制造、基本系統研發制造、終端的研發制造。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需要靠運營商去拉動制造商的技術進步和能力提升,作為運營商來講這是我們的責任,作為國企來講,這是我們的國家使命。”
目前,中國衛通正向著提供天地一體綜合信息服務加速邁進。“我們服務的商業模式還遠遠不夠,大多數人還不了解衛星應用,不了解衛星的綜合信息服務,我們要讓更多的人了解衛星(通信),用上衛星(通信)。這個市場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還是一個有待于開發,亟待于開發的空間很廣闊的市場。老百姓沒有開發市場的責任,運營商和制造商有依靠技術進步,不斷開發新的市場模式和服務模式的責任,只有我們把這個市場開發好,那么老百姓才能用到更好的東西,才能夠符合供給側的要求。”孫京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