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ETF修煉術:頭部坐擁寬基“壟斷” 追風者尋特色承載配置盤
“現在ETF的發展是時不我待,一定要搶占先機。”多位基金公司高管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對于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趨于一致。
根據記者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11月7日,市場上有229只ETF產品,總規模達到7439億元。
2019年是ETF發展大年,ETF的規模、數量和標的都在快速增長。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高管向記者表示,“ETF,無論是寬基,還是細分行業,永遠是先進入者占優,后進入者很難趕超先進入者,因為ETF的運作機制,很容易形成正循環?!?/p>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部分基金公司在ETF上正走向差異化的創新發展之路,形成自己特色。“今年以來ETF的一大特點是行業和主題型ETF崛起?!?對此,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ETF基金經理指出。
ETF大爆發
2019年ETF延續了2018年的井噴式發展。
截至2019年11月7日,今年以來一共新成立了64只ETF,另有21只新的ETF基金正在發行中。此時距離2019年結束還有近兩個月,今年新成立ETF個數已遠遠超過去年的38只,創歷史新高。
監管層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亦指出,發展壯大ETF是目前資產管理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僅從去年存量ETF的增長來看,截至2019年11月7日,剔除2019年新成立的ETF,ETF的總規模是10391億,而2018年12月31日,ETF的規模是3625億,舊ETF基金規模在2019年增長了187%。
而2019年新成立的ETF,截至2019年11月7日,總份額為965.65億,規模達到1371.91億元,皆創出歷史新高。
回顧ETF的發展,自2004年底華夏上證50ETF發行以來,ETF走過了16個年頭。而近兩年,ETF更是以加速度發展。
從每年成立ETF數量來看,2010年之前的6年,總共成立了9只,每年成立的平均數量不到兩只。其后,2010年至2017年的8年進入較快速發展期,每年成立ETF數量都在30只以下,其中前三名是——2013年成立29只,2017年成立23只,2016年成立20只,共余5年每年成立10多只。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2019年ETF進入了爆發期。
2018年有38只ETF成立,2019年以來成立的ETF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64只。
從發行份額來看,2004年以來的16年總共發行了4739.59億份ETF。其中最近三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的ETF發行份額分別是303.78億份、920.18億份、1438.37億份,分別占ETF總發行份額的4.72%、19.41%、30.35%。簡單地計算,2018年和2019年發行的ETF加起來占到總發行份額的50%,可見這兩年ETF的大發展。
而在爆發式增長的最近兩年——2018年、2019年——ETF發行份額分別增長616.40億元、518.19億元,增幅分別達到202.91%、56.31%。
創新趨勢
隨著ETF的大發展,2019年的新發的ETF出現了許多創新。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以往鮮被關注的一些指數ETF進入了基金公司視線,比如SmartBeta類型的嘉實中證銳聯基本面50ETF,跟蹤日本市場的4只QDII基金、創新型的中證人工智能ETF等等。
“今年以來比較大的特點就是行業主題型ETF崛起,像科技類的ETF,規模增速都比較快,主要是個人投資者更多地參與到這個市場里面來,但創業板ETF這類原來主打新興產業的寬基,今年卻縮水比較厲害。”11月7日,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ETF基金經理表示。
而基金公司也開始逐漸發展出自己特色的ETF。上述ETF基金經理指出,“各家基金公司的發展形成不同的策略,有的重點發展寬基,像工銀瑞信、華夏基金等大公司寬基比較多,有的是行業發力比較厲害,比如像華寶的行業主題類ETF?!?/p>
來自興銀基金的張曉南也指出,在標的指數選擇上,除傳統規模指數(如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等)外,以行業指數(如證券公司、中證消費等)、主題指數(如結構調整、上海國企等)、策略指數(如創業板50)等為標的的ETF產品也有了較快發展,規模較ETF整體表現出更高的增長率。
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三季度末,行業指數ETF規模增長93.03%,主題指數ETF規模增長41.05%,策略指數ETF規模增長59.14%,均取得比整體ETF更高的規模增長。
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高管也向記者表示,“以往基金同質化非常嚴重,但是從去年開始到今年,特別是今年,我身處市場感覺到基金公司行業特點的分化現在其實是越來越明顯。比如說,有些基金公司在ETF和指數類發力,特別是頭幾年做寬基指數的那些公司,現在它們的寬基指數有時候壟斷某一個指數類型?!?/p>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今年ETF發展得好,主要是一些機構喜歡通過配置ETF來配置大盤,因為配置ETF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并且能夠規避個股風險,是比較好的一個投資工具,所以很多機構包括保險、銀行等都喜歡配ETF。另外一些大的個人投資者也喜歡配ETF?!?/p>
“今年ETF增加的主要是一些主流的ETF,比如說中證500、滬深300等這些主流的ETF。對于主流的ETF,我覺得應該大力發展,對很多基金公司來說,配主流的指數ETF是一個比較好的策略。”楊德龍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