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企資金壓力究竟有多大?
據中國棉花協會棉花物流分會統計,截至6月底,全國商品棉周轉庫存總量約291.74萬噸,較上月減少24.04萬噸,高于去年同期105.64萬噸;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顯示,截至7月12日全國累計銷售皮棉462.3萬噸,同比減少53.9萬噸;其中新疆銷售皮棉377.3萬噸;即使按2018/19年度新疆加工皮棉510.2萬噸計算,仍有132.9萬噸新疆棉未售(調查樣本為大中型棉花加工企業,不包括棉花貿易商)。面對較大的商品棉、未售皮棉庫存,一些涉棉機構、投機商認為,其總數量將導致軋花廠、棉花貿易商7-8月份資金壓力較大。
那么疆內棉企資金壓力究竟有多大呢?從筆者調查來看,大部分棉企并未到“壯士斷腕、舍車保帥”的境遇,抗風險、抗下跌能力或明顯高于各方預期(大部分棉企皮棉銷售進度超過80%,實現“雙結零”的軋花廠也不在少數)。
一是疆內庫商品棉套保的數量較大。據統計,截至7月12日鄭期倉單15517張,有效預報627張;其中疆內交割庫倉單6903張,占鄭期倉單總量的44.49%;二是2018/19年度中小軋花廠、貿易商“質押融資”比較活躍(一般為非農發行貸款戶),有效減輕現金流壓力并盤活了庫存;三是部分內地大中型紡織企業預訂、簽購新疆棉(付訂金或口頭承諾),目前貨權未交接也尚未發運,這部分資源未統計在銷售進度中,歸入商品棉周轉庫存;四是棉花貿易企業CF2001合約套保,運至內地交割庫時間尚早(內地庫大多裝卸、倉儲、保險等費用較疆內庫高),因此減緩移庫、發運;五是南疆少數棉花加工企業與農發行等協商,適度降低還貸比例或延后“雙結零”日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