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北京70后品牌很威猛
或許是VLOV的締造者吳青青看上去不是個很強勢的人,所以,當他豪言VLOV能傲然挺立“創意天堂”的時候,不能不讓人懷著強烈好奇心去挖掘關于VLOV的故事。
因為吳青青是70后,VLOV自然被歸屬為70后品牌,如今有一個很時髦的詞來形容70后80后品牌,叫做“新銳力量”,意指中國時尚新生軍們不走尋常路的個性特點。
VLOV確實沒有辜負“新銳”的涵義,就連成名的方式,也帶著一股突襲般“不怕虎”的猛勁兒。
2009年中國國際春夏時裝周的演出表上,赫然出現了這個對業內人來說很陌生的名字。新血液補充時裝周,并不是什么大新聞,但VLOV發布的主題讓人印象深刻,叫做“V主義”,氣勢滿滿,好似時尚的主宰者一樣銳氣十足,會讓人不自主地想到50年代法國新浪潮年輕締造者和70年代“新好萊塢小子們”的自信與豪放,事實證明,他們的確創造了一個時代。
“那年的作品突出了立體剪裁的效果,有一點概念元素的融入,創意比較大膽,屬于概念秀,目的是要發出我的聲音,和大家認識。”吳青青對于“V主義”的回憶很簡潔,卻充滿了一股唯我的自信。這股自信精神并不源自此刻,而是從“V主義”亮相舞臺的那一刻,就一直延續到今天。
以一位時尚界前輩的感嘆來詮釋70后品牌很貼切:“這個時代需要的就是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獨我精神,這是一股年輕力量的自信,和上一代品牌不一樣,要的就是這股‘沖’勁兒。”
發布會結束后,VLOV開始頻繁見諸報端網絡,人們帶著對一個新品牌因未知而產生的好奇心,深入到對其品牌文化的挖掘,漸漸明白了這4個字母的含義:藝術、優雅以及對大自然充滿了愛意,它釋放的價值是無窮的。
果不其然,一年之后的時裝周上,“V主義”逐漸演化為“V時代”的過程,就是充滿了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于一個新銳時代的過程,用吳青青自己的話解釋:“V時代”是什么樣的時代?是為一個以環保為基礎(材質),懂得欣賞人文建筑(結構與再造),時刻尋找世界共鳴(紫色調)的創意人奏響的主旋律。
如果說,以“V主義”首次亮相時裝周的VLOV,帶給人們的是新時代孕育的沖擊力,那么,再次以“V時代”走進人們視線的時候,一個屬于“創意人”的時代,就以視覺宣言的方式被描繪得淋漓盡致。
對不善言辭的吳青青來說,要用語言來描述VLOV的文化訴求遠不及親手做出來的效果清晰,或者說,更多的人在看到這個品牌形態的時候,對這股時尚新文化的理解已經無需用語言表達。
VLOV誕生于福建,人杰地靈的廈門。很多國人喜歡廈門,是因為這里的文化很像鼓浪嶼上個世紀初遺留至今的建筑,西化的造型配上中式的瓦,不但不覺得突兀尷尬,反而將這座城市的人文藝術氛圍和閩南特有的文化氣息渲染得既濃郁又安靜。
擁有這樣一座藝術之城的血脈,VLOV身上“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就越發顯得自然流暢。70后締造者的思維,又與傳統思維有著迥然不同的新氣象,吳青青將這種新氣象注入VLOV的精髓中,使其在順利度過嬰兒期之后,便展現出了咄咄逼人的氣勢——進首都,闖美國。
“VLOV是給有追求,有品位和格調的,酷愛創意的都市男人準備的。”吳青青對“酷愛創意”特別加重了語氣,于是,喜歡VLOV的人們,就流傳開這樣一句話:VLOV是創意人的施展天地。
赴紐約從林肯中心到時代廣場
“美國市場非常適合VLOV的品牌訴求,非常。”吳青青的話題再次回到美國,兩個“非常”強烈地表達著一個品牌人找到文化與商業雙共鳴的振奮之情。
美國人的創造力眾所周知,最讓吳青青為之興奮的,是這里的人無論老少,都由衷地喜歡搞一些有創意的事情,哪怕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時不時要加些創意的作料當做情調。
“這就是VLOV的文化訴求,我們喜歡一切有創意的人和事,我們喜歡勇于追求自我個性的朋友,VLOV也在不斷進取的自我創意中收獲著喜悅。”閩南語說快了就像唱歌一樣附有特殊的節奏,吳青青這句閩南普通話說得很快,顯然處于激動的情緒之中,也很像唱出來的語調。
一拍即合的文化共鳴和商業化成熟的市場機制,讓游走于紐約的吳青青恨不能找個沒人的地方仰天長笑,就在這一刻,他已經決定了9月份進軍紐約的全套計劃,簡單地說:就是從林肯中心(紐約時裝周舉辦地)到時代廣場,從時代廣場到廣闊天地的V調暢想曲。
據說,當美國設計師協會(CFDA)主席DianeVonFurstenberg女士聽說VLOV要參加紐約時裝周很是興奮,拉著吳青青講起了關于美國市場、紐約時裝周的各種細節和應對措施,還針對VLOV品牌,提出了不少建議和靈感啟發。IMG的負責人們,也表達了能在9月的林肯中心見到VLOV一展雄姿的真摯祝福。
這份祝福的確是發自眾人內心的,因為他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個東方品牌要來走秀的一幕,而是吳青青臉上持久洋溢著對進軍美國市場的堅定和興奮。
“在紐約時代廣場已經談好了一個展示廳,VLOV獨立的SHOWROOM,而且不是暫時性的,一定是永久的。”吳青青說。
這是個讓喜歡VLOV的人很振奮的信息,所謂長久的展示廳,一是為了紐約時裝周上的國際買手能夠在看過發布會之后有的放矢地來這里選貨訂貨;二是方便紐約主流商業渠道的買手每天光臨選貨后輸送到各大百貨商場,當然,獨立的展示廳也可以零售。SHOWROOM可以稱作品牌進軍美國的初始化小型基地,由此可以更便捷地建立商業渠道網。
而最關鍵的是,紐約時代廣場,那是紐約最主流的商業街區之一,擁有著聞名全球的吸引力和吸金力,VLOV將展示廳開在這里,就意味著中國品牌已經完全拋開了只求賣給華人的膽怯,坦然而大膽地跨入當地主流文化領域和國際視野中。
從紐約回來,吳青青便忙于創作之中,似乎是文化共鳴帶來的靈感實在有太多發揮的空間,創作的過程相當順利,離正式跨上紐約時裝周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創作也已經到了收尾階段。
“主題是‘時間的輪廓’,40套服裝,其中有一些概念性展示,大多為成衣產品展示,整體是突出成衣化的,我們此次的訴求很清晰,時尚也要參與到保護環境、呼吁和平的全人類訴求中來,時尚需要一個完整的時間輪廓。”
對于創作更細的環節,吳青青有所保留,但我們還是了解到,“未來、原始、希望”是此次大主題的三個系列,色調的運用也很清晰,灰、黑和藍色是對時間輪廓3個系列主題的視覺傳達。
無分隔設計手法,將成為此次發布的產品特色之一,對于這種手法的表述,吳青青說得很簡單:讓人們意識到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這種責任是無法用地域或人種進行分割的,同時,時尚也是無國界的。
建筑汲取的靈感,依舊是VLOV留給創意型男人的一份藝術之禮,從仿人體立體剪裁,針梭織面料拼接等設計手法的運用,都可以想象出VLOV紳士所表達出來的建筑藝術美感。
劇透至此,恰到好處。吳青青開始笑而不語了,我能感受到,他此刻臉上的笑意,完全不是做樣子給我們看的,他的眼神已經飛到了太平洋那邊,笑容自然也與不久的未來在那邊的情景有著直接關系,在屬于VLOV的夢想即將實現的時刻,他這份淡定的笑容里能蘊藏著多厚的幸福?盡在不言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