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篇———杉杉
在與武學凱的交談中,杉杉是永恒主題之一。在中國服裝行業從稚嫩逐漸走向成熟的歲月中,有多少抱負遠大的設計師輾轉于困惑與希望之間。有人說,中國第一代服裝設計師是經歷最豐富的一代,每個人都在摸索著屬于自己的未來。今天再回首,他們真的譜寫出了太多喜憂參半的故事供后人參照。武學凱的故事看似簡單,卻不失生動,更不失真摯。
十多年,武學凱經過了兄弟杯和中國國際時裝周的考驗,經過了中國服裝從淡漠設計到重視設計的時日,經過了設計師與企業家紛紛合合最激烈的歲月,也經過了他們這一代設計師從稚嫩到成熟的心路歷程。在他剛畢業的時候,寧波是當時中國最繁榮的服裝產業集群地。于是,剛剛拿到畢業證書的武學凱,直接坐著火車奔赴寧波尋找他的未來。
“當時,杉杉在華東地區已經相當有名氣了,我去的那年,杉杉剛剛獲得中國十大名牌之一。”
與杉杉董事長進行了一分鐘交談之后,武學凱甚至沒去過公司;沒進過廠房,就已然成為杉杉的一員。不能不說他的運氣好,剛剛來到企業里,恰逢杉杉推行人才戰略,著重筆墨實施對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的培養。武學凱自然成為被重點培養的對象。“剛去那時,還沒有太多的設計項目,于是杉杉直接讓我升官做了生產管理的頭。當時我是極度不愿意,但現在回頭看,那段經歷對我日后工作和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培養責任心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包括培養我管理和統籌能力。” 這期間,武學凱從沒忘記過他的本行,參加兄弟杯就是在這段時間取得的成績。待到杉杉成立設計中心時,武學凱順理成章地跨入到他朝思暮想的設計領域。
1997年至1999年之間,杉杉連續做了幾次頗為轟動的發布會。武學凱一下子成了同行們中最幸運的一個,每天接觸的都是華貴面料,每天一起工作的都是非常精良的團隊,而且每天都身處在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中,這些都是那個時代的設計師最奢望的事。
2000年開始,服裝圈突然刮起一陣狂風,企業家與設計師悲歡離合的故事頻頻上演。而武學凱的經歷卻完全不同。
“那時我正在杉杉經歷很多新鮮的事,從生產經理到設計總監,也做過品牌經理。學習特許加盟,做發布會,經歷企業收購到多品牌戰略,包括出國考察。可以說,每天都在新鮮當中成長,每天都忙不迭地學一些新東西。” 的確,武學凱在杉杉的十多年的歲月中,經歷了很多設計師很難經歷的豐富事情,既吸收養分,也奉獻智慧。
服裝設計師大多是很執著的一類群體。就像武學凱所說:對他來說,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夠安心致力于時尚創作,有時候覺得為了創作、為了藝術,生命都可以付出。如果說杉杉給了武學凱一個優良平臺和寬裕的發展空間,真正做出成績還是要自身的努力。有很多時間武學凱會忙到什么地步?幾天幾夜都在他的創作室里,終于可以到外面散散步,見到久違的陽光都感動得直流眼淚。
“當時我們的設計環境在國際上都是很寬松的,所以,我們敢于夢想更偉大的事情。杉杉會讓我有這樣的夢想,而有了這樣的夢想,思想力和行動力才會如此飽滿。”杉杉的所有設計項目,武學凱都要參與。所以,武學凱常說,鄭永剛對他的培養是傾注了非常大的心血,這些都是他永遠牢記于心的情誼。
“杉杉的確是一個充滿夢想的地方,應該說經常是在創造奇跡。包括法涵詩也是一個夢想。有人說這個夢想失敗了,這是絕對錯誤的,正是因為法涵詩才帶動起其他品牌的成長,而我也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事實上,參與法涵詩的過程對他來說是美好的,每天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好的面料,接觸到的是世界上最快的資訊。就是在那時,武學凱的頭腦里初步形成了國際化感覺和意識。
“從那以后,我學會了做一件事要有規劃,一旦確定要具備堅強的承受能力,更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一旦內心堅定了這樣的觀念,也就說明一個年輕的藝術人才真正成長起來。從此之后,杉杉實現了許多看似不可能的夢想,武學凱也登上了中國設計界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