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話題從他的低調談起。
本地服裝設計師吳來燦(Laichan)長得清瘦,鼻梁上架著時下流行的大四方黑框眼鏡,質感佳的白色長袖襯衫與貼身的黑色褲子,質樸但不失時代感。打開話匣子,他其實相當健談。
40多歲的吳來燦是設計旗袍的佼佼者,屬天王級,他的顧客包括名流蔡瓊瑩(Jennie Chua)、已故前總統王鼎昌的夫人林秀梅、文萊的王室、香港明星,以及在日本紅白大賽上表演的日本紅星等。
可是,他非常低調,鮮少在媒體曝光,店里也不見張掛著他與名人的合照。他不玩這一套,當記者要求他提供與陳潔儀合作舞臺劇《雨季》時拍攝的照片,他笑笑對記者透露:“我沒有與她合照。”
頓了頓他說:“我記人的名字是非常差。”穿著他設計的服裝在紅白大賽上表演的藝人都是日本頂尖紅星,他也叫不出她們的名字,他笑說,以前電視播紅白大賽時,他偶爾會坐在電視前看自己所設計的服裝。他說:“我以前就覺得,與其花那么多時間宣傳自己,不如把精神花在設計服裝上。”
吳來燦這回難得“拋頭露臉”,是因為他替本地賀歲片《笑著回家》擔任造型師。他希望“拋磚引玉”,讓大家注意到服裝造型對電影的增值與重要。
吳來燦10年前開始涉足舞臺劇,曾為《雨季》、王愛仁(Ivan Heng)早期版本的《娘惹艾美麗》(Emily of Emerald Hill)等擔任造型設計,《笑著回家》是他第一次跨足電影業。他打趣說:“是該為本地電影盡分力的時候!不過電影的錢好難賺,哈!”
念義安,設計結婚禮服
對于服裝設計,吳來燦向來是無師自通。80年代他畢業于義安理工學院,當時念的是房地產管理。他娓娓道來:“我在義安時,就很明確知道自己要走的方向,我當時就愛涂涂畫畫。我對自己說,如果畢業后,我選擇到巴黎念服裝,就不會回來。但是我重視與家人的相處,決定留在本地發展。”
吳來燦有9個姐姐,5個哥哥,他排第13。他幽默的說:“出自同一個父母。”
吳來燦在義安念第一年時,人生第一次賺錢,就是為一個女建筑師設計結婚禮服,酬勞超過1000元。
一個女人一生最美、最值得紀念的一天,拱手交給一個沒念過服裝設計的年輕小伙子?
吳來燦解釋:“她是朋友的朋友,泡吧(Clubbing)時認識的。我曾替一個朋友縫制雞尾酒服裝(Cocktail Dress),她穿去泡吧時,建筑師看到非常喜歡,我就這樣成為她的結婚禮服設計人。”
成立自己的服裝品牌
吳來燦20年前成立自己的服裝品牌“Laichan”,先是在當時的亮閣有個工作室,后來在萊佛士大酒店(Raffles Hotel)旁邊的購物廊(Raffles Arcade)二樓開了“Laichan”店面。
記者在他的店面進行采訪,他笑問是不是第一次到他的店,記者點頭。購物廊店面租金不便宜,多年來許多歐美等地的名牌紛紛“出走”,吳來燦卻不知不覺長駐20年。據知,在該處撐20年的商店沒超過5家。他坦承顛簸不少:“金融危機、沙斯都使我們受到重創。”他表明在最困難的沙斯時期,不但沒裁員,也沒減薪,他說:“我當時對自己說,必須把危機當成轉機,我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設計出更好的衣服。”
他有很多跟隨他多年的顧客,有的跨到下一代。他說一名女顧客17年前請他設計結婚禮服,當她的女兒16歲時,女顧客拿著禮服帶著她的女兒到他的店,請他修改禮服,讓她的女兒穿去畢業舞會。他說:“我當時非常感動。當然我也感到幸運,當年為她做出對的設計。”
他表明自己的設計原則是:不會只設計當時最流行的,他希望自己的設計能經得起時間考驗,二三十年后再拿出來,還能登大雅之堂。他也有很多海外“死忠”顧客,常飛回來光顧。
有趣的是,有一回5個初院女生來他的店,希望他為她們設計畢業舞會衣服:“她們是學生,沒什么錢,但很有誠意,我答應了。多年后,其中一個女孩結婚,特地跑回來讓我設計她的婚紗,那種感覺好溫馨。”
吳來燦有一組包括裁縫師在內的工作團隊,大家默契無間,再來吳來燦非常注重材質與剪裁,他設計的旗袍不但穿起來婀娜多姿,也異常舒服。他的旗袍除了傳統設計,也有款式獨特,甚至是改良式的。他店里售賣的基本款式旗袍每件800元,定做旗袍每件至少5000元。他也設計旗袍以外的衣服,有些衣服的售價少過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