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幫部件的特點
舌式鞋的鞋舌屬于明鞋舌,與
內耳式鞋和外耳式鞋的暗鞋舌不同,周邊需要進行折邊處理。
幫部件的變化可以從前幫考慮,也可以從后幫考慮,還可以從前后幫之間考慮。其中,鞋舌本身的變化也比較多,可以根據鞋楦的頭式變化或鞋幫的風格變化進行選擇。
鞋舌的造型要與鞋整體的造型相協調,因此常見的鞋舌就會有方形、圓形、尖形、角形、花形、橢圓形等多種變化,其中以橢圓形比較常用,見圖1-5-1。
對于直口后幫來說,如果要作出后幫高度的里外懷區別,應該把里懷的O'點提升3mm左右,同樣連接成直線做鞋口。這樣一來鞋舌也必須有里外懷的區別,造成許多麻煩。所以后幫也可以不用分懷處理,這并不影響穿著。
4.鑲接關系的特點
舌式鞋的一般鑲接關系是前幫壓后幫、前幫壓鞋舌,橫擔壓在斷幫線上。如果繃幫時斷幫線從橫擔下面塞出來,就是失敗的設計。
橫擔雖然處于幫部件的最上層,但它只是塊輔助部件。掀開橫擔,才能看到前幫的完整輪廓,設計仍然從前幫開始。需要注意的是先找到口門寬度的0'點。
找0 '點需要測量OO'長度。根據經驗,在設計直口后幫舌式鞋時,取OO'長度在10~15mm:在設計松緊口后幫舌式鞋時取00'長度在20~25mm;在設計整舌式鞋時取OO'長度在30~35mrn。其中男鞋取較大數值,女鞋取較小數值,如果遇到鞋前臉總長度變短時,也應適當調節0'點的位置。
5.橫擔的造型變化
橫擔雖然是一個輔助部件,但是集連接、補強、裝飾于一身,所處的位置又在黃金分割點上,非常搶眼。所以橫擔的造型往往成為設計的重點,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橫擔的造型可以從外形上變化,可以從工藝上變化,還可以從材質上變化。例如:最常見的橫擔是上窄下寬形,也可以設計成上寬下窄形,或者上下同寬形:在采用工藝方面,可以通過打花孔、穿花條、車假線、配飾件、鏤空、一接、復合、鑲嵌等多種手段進行變化:在選用材質上.除了傳統的皮革材料以外,還可以用金屬鏈、串珠、水鉆、絲帶等多種材料搭配。下面是幾種用皮革材料進行變化的造型.見圖1-5-2。
舌式鞋的品種有很多,彩圖D系列是一組
橫斷舌式鞋,在加工的工藝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彩圖D-l屬于直口后幫舌式鞋,鞋舌很短,并且與橫擔合在一起,直接與花型口門鑲接,前幫以打花孔作_為裝飾。
彩圖D-2屬于松緊口后幫舌式鞋,橫擔是一組橫條,與U形鞋口直接相連,鞋舌并在橫擔的后面。
彩圖D-3也是松緊口后幫舌式鞋,橫擔上有一條
釬帶作裝飾,前中幫采用拼接的形式構成。
彩圖D-4屬于花三頭舌式鞋,帶有花包頭和后包跟,并且用打花孔作裝飾。其中的鞋舌前端暴露在外面,屬于明鞋舌結構。橫擔的造型與花包頭相呼應,四周都要折邊。從圖中可以看到橫擔的上下兩端有車出的線跡,說明橫擔下面配有里皮。
彩圖D-5屬于三節頭舌式鞋,中幫與后幫連成一體。
彩圖D-6是一款長前幫舌式鞋,前幫與后幫連成一體,鞋舌、鞋口采用沿口工藝,安裝橡筋的“小馬頭”部件是斷開的,橫擔的下腳插入在斷幫線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