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長期關注時尚,一定會發現時尚圈絕對是微博界最活躍的人群之一。我相信在未來,微博的影響力只會有增無減,因為它適應現代社會資訊更新的節奏,滿足讀圖時代的基本需求,更重要的是它重現了口碑傳播在虛擬世界的強大威力。

說現在是個全民微博的時代真是一點也不夸張。也許是因為Twitter在內地被禁的原因,加上香港幾乎人人用手機上網,以至于微博在香港也特別火,報紙甚至增加了版塊每天報道一些明星微博上的八卦更新,第一次在社交網上感受到兩岸三地一家親的其樂融融景象。

如果你也有微博而且長期關注時尚,一定會發現時尚圈絕對是微博界最活躍的人群之一。究其原因,一來做媒體的人都有資訊狂癥狀,好發現、好分享、好嘗新,生怕自己不知道什么或者知道得晚了點;二來做媒體的人都有話語權控,小到一本雜志封面字體好不好看,大到某個品牌的設計師有沒有可能被炒魷魚,總是會通過各種渠道表達自己的觀點;再就是關系到時尚界的產業鏈,明星名人也博了,品牌公關也博了,再不博就徹底奧特(out)了。所以,《ELLE》《Vogue》《Marie Claire》《GQ》等你能想到的國內知名的時尚雜志的主編乃至編輯們全部都帶頭微博了,一方面跟上形勢,另一方面還可以幫自家媒體做宣傳,何樂而不為。


微博上的資訊更新速度是按秒計的,這是以往任何時尚媒體都無法比擬的,而現實世界就是如此,日新月異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了。所以微博最大的魅力就是即時感、現場感,非常滿足人的偷窺欲和獵奇欲。你可以看到某主編坐在不是頭排的某個邊角余位用手機拍的時裝周走秀圖,或者某女明星在廁所里自拍的everyday look,甚至某派對酒后狂歡糜亂的眾生相之類的,因為這不是雜志上永遠打好燈選好最佳角度的PS照,而是真正的生活。現實生活是不能用photoshop做touch up的,因為真實,所以打動人。

微博確實能縮短人與人的距離。大家針對同一件事情展開評論,甚至討論,無論效果是產生共鳴還是分歧,那一刻的互動,就像見面聊天一樣,彼此的身份變得不再那么陌生,甚至有從陌生人變成朋友的可能。有很多很神奇的事情都在微博上發生過,例如我曾經抱怨買不到某本雜志,立刻就有身在國外的博友說可以給我寄一本,這事情發生過不止一次,而我也充當過這個幫人買雜志的角色。其實,你不知道的事情永遠多過你知道的事情,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更多方面的觀點和視野。在我看來,微博在這方面扮演了一個很稱職的角色,信息多,反饋快,最重要的是很多資訊來自非官方,來自民間。

其實微博的始祖Twitter在國外火熱得也有段時間了,很多時尚界人士每天都在Twitter,以至于有著網上時尚圣經之稱的style.com在2010年春夏時裝周期間,就將業界所有最權威、最熱門的時尚Twitter都集結到一起公布在http://fashionfeed.style.com/。著名的時尚資訊網站也有定期的熱門Twitter更新摘要Twitter Troll。Marc Jacobs的集團老總Robert Duffy在談到時尚界的未來時也感慨道Twitter的威力。最令他驚訝的是,通過Twitter他才知道和他一起工作了26年的Marc Jacobs有多出名,而且能夠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消費者直接對話對他來說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著名的時裝設計師Hedi Silmane也曾大數Twitter這類新媒體的好處,一來,比起專業人士,有時候他會更看重業余人士的意見,twitter讓每一個人都有發言權、評論權,對于設計師本人而言,常常可以獲得“另一種思維”的啟發;二來,從設計的角度,對那些年輕的設計師或者獨立品牌也有幫助,他們如果運用智慧或者創意使用Twitter的話,也會立刻吸引受眾的關注。說起來,后面這點倒是在微博上有體現。前段時間微博上有件很好玩的“詐胡”事件,一張疑是王菲新造型的宣傳照流傳到微博上,一時間大家都歡呼天后回來了,對她凹造型的功力不減當年的好評如潮,并且開始了她穿的是哪家大牌的競猜游戲,于是有國內的獨立設計師張娜欣喜跳出指認是自家設計,誰知到最后有高人爆料那不是天后,而是超女尚雯婕,大家立刻扼腕嘆息,后悔贊美過而改口的和開始批評的此起彼伏好不熱鬧,不過設計師張娜倒是真的出名了。另外,如果我們還有印象,大概不會忘記前段時間人們在揣度Alexander McQueen的死因時也是在他發的最后的幾個Twitter上尋找蛛絲馬跡,可見Twitter的影響力無弗遠近啊。
國內的新浪微博采取的策略是明星效應,先是吸引一批明星,進而吸引了不少圈中的時裝達人,包括香港幾個穿衣出名的fashion icon,例如黃偉文(wymanwong),黎堅惠(winifredlai),徐濠瀠(tsuihoying), 每日的snapshot是時裝人最愛的看點。手機能夠微博就更方便,幾乎走到哪兒博到哪兒,筆者偶爾也為之,想必穿衣日記就是這樣練成的。除了街拍,也看到過一些利用微博做善事的時裝人,例如內地的時裝設計師xanderzhou就曾在微博上做慈善拍賣為玉樹災民籌款,也是充分利用了微博的互動性。
在微博強勢崛起的同時,一些更早一點盛行的社交網站也顯出黯淡的疲態,聽到很多朋友都抱怨“開心網”越來越不好玩了,開心網也變得“不開心”了,于是這幾天我們就突然發現新浪微博的個人首頁上多了一顆小星星,原來微博賬戶可以和開心網賬戶綁定了,原來綁定的效果也不過是你的微博變成了開心網記錄的自動更新,只能證明微博才是主流吧。我相信,微博的影響力只會有增無減,因為它適應現代社會資訊更新的節奏,滿足讀圖時代的基本需求,更重要的是它重現了口碑傳播在虛擬世界的強大威力。也許140個字和一張圖片的力量十分有限,但是十幾億人口轉發的力量卻是無限的,在你發微博的時候,可別小覷它背后有可能產生的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