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千年“蜀纈”,她們在烏蒙深山“染”出一片天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青,是古人染色的靛青染料;藍,是藍草,它的根有個人們熟知的名字——板藍根。
從藍草變為染料,要經歷采摘、下壇、撈渣、洗灰、攪拌、沉淀、出靛的漫長過程,加上草木灰、米酒、糯米、泉水,靜靜等待5到7天,發酵后的染水漸漸由藍色轉為淺綠,隨后又變為深綠、黃色、深褐色……經歷如此“起缸”之后,便能染布了。
浸染之前,要先用細繩對織物進行“扎花”,或撮皺,或折疊,或翻卷,或擠揪,然后一針一針地縫合、纏扎,扎緊縫嚴之后放入染缸中。浸染片刻后,撈起織物,拆去纈結,浸過染水的部分剛接觸空氣時還是綠色,氧化后漸漸變藍,浸染的程度決定著織物色彩的深淺……
在五顏六色的紡織品唾手可得的今天,烏蒙山深處的四川省敘永縣,一群留守鄉村的婦女仍循著古方,將大自然孕育的色彩浸染到飄飄衣袂上。她們的雙手厚實而粗糙,指尖流淌的扎染技藝卻精致而細膩。學習,傳承,創造……她們延續著古老的技藝,也用它創造著嶄新的生活。
深山起染缸
扎染,自秦漢時期便有記載。在四川,它因獨特的工藝而得名“蜀纈”。2000多年來“蜀纈”在民間香火不斷,但在烏蒙山深處的瀘州市敘永縣已經消失多年。
時光倒轉至2015年,四川省原文化廳接過對口幫扶敘永縣的任務,四川雕塑藝術院教授范文接受指派,負責扶貧工作的調研和項目實施。
一輩子只與陽春白雪打過交道,范文對這個任務很忐忑。她還記得,最初那次調研,一行人從喧囂的城市來到青山綿延、流水潺潺的鄉村,頓感心曠神怡。然而村里卻很難見到幾個壯年人,顯得蕭條而沉寂。跟著駐村干部走家串戶,一些農戶家里的苗繡、蠟染讓范文眼前一亮,一個念頭突然閃過:“我們可以以此為基礎教村民做扎染啊。”
20世紀80年代,范文的母親鐘茂蘭在四川美術學院任教時,就曾四處尋訪扎染師傅,拜師學藝。往事再次浮現眼前,那些變化無窮的花紋,純凈寫意的色彩,樸素之中蘊含著無盡的美感,讓她如癡如醉。
“敘永是多民族聚居區,圖案設計上可以結合少數民族特色;這里植物種類豐富,用作染料的板藍根、蘇木、姜黃都可以就地取材;扎染也相對容易上手,我母親有50多年的實踐和教學經驗,可以協助教學。”范文回到成都,把思路一匯報,很快得到支持。
2017年10月10日,在四川雕塑藝術院的支持下,第一期扎染藝術培訓班終于在敘永縣水尾鎮西溪村開班了。
范文帶著年過八旬的父母坐了7個小時的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來到西溪村。她的很多師弟師妹也跑來“扎場子”,一位還在哺乳期的閨蜜甚至揣著吸奶器就跑到了敘永,還有兩位近70歲的志愿者老師專程從重慶趕來,協助教學……
開班儀式上,鐘茂蘭激動地告訴學員:“我的扎染藝術是從民間學來的,一定要加倍回報給民間。”
白布染花色
然而,把一門關于“美”的手藝教給村民,如同在白布上染出花色,過程并不容易。
培訓班的第一堂課只來了15個人,第二天還剩下6個。“起初是真不想學,覺得太耽誤時間,還不如多挖點竹筍掙錢。”西溪村村民張開麗回憶說,那一次能坐進培訓班,全憑駐村扶貧干部苦口婆心動員。
坐在媳婦大娘中間,瘦弱的張開麗總是顯得心事重重。丈夫常年在外務工,她要照顧4個孩子和公婆的飲食起居,地里還有干不完的農活。人在教室,心還在家里。
第一堂課,鐘茂蘭從相對簡單的“夾染法”教起——先用筷子或夾子把布夾在一起,被夾住的地方較少接觸染料,產生出漂亮的花紋。一條小手絹,因為幾條藍色水波紋的點綴,頓顯靈動。這讓張開麗眼前一亮,跟著老師的步驟一步步做,竟然也成功了。
隨后,老師開始教更復雜的花色,考慮到學員沒有任何美術基礎,她干脆將所有圖案畫在硬紙板上,剪成模型。女人們依葫蘆畫瓢,照著模型勾勒,再自由組合。枕套、圍巾、桌布、茶席……逐一誕生。
張開麗漸漸著了迷。地里沒除的草,沒有來得及打掃的鍋灶暫時都被丟在腦后,她詳細記錄著老師講的每一個步驟,突然間找回了許多年前還是小女孩時,坐在教室里如饑似渴吸收知識養分的感覺。
掌握了基本技巧,設計全在個人。老師發現,張開麗對色彩的把握、紋飾的設計有一番獨到的見解。她的作品色彩富于變化,圖案簡約中透著精致。“這是一顆多么細膩和豐富的心啊。”范文感嘆。
第一期培訓結束,范文將培訓班的作品帶到文旅廳舉辦的扶貧展義賣,竟賣出了幾百塊錢。
“做扎染好像真能掙錢啊。”女人們開始議論。第二期培訓,人一下子多了,村里的老姐妹三三兩兩地來找扶貧干部。適逢假期,張開麗給上初中的女兒和侄女也報了名。
68歲的陶家秀也著了迷。“自從開始上課,夜里躺在被窩里,手還伸在被子外面畫圖案。”
每期培訓班都辦在深山里,有一幕讓重慶的志愿者陳偉老師至今難忘。有一天夜里正上著課突然停電了,本以為學員們會就此散去,卻沒想到有人找來一把手電筒,大家圍攏在一起,聽得聚精會神。
那一刻,她們眼里的光無比閃亮。
染出一片天
2018年9月,張開麗跟著范文和駐村干部第一次離開家鄉出了趟遠門——到西安參加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站在人頭攢動的展廳里,被人圍著問這問那,她忽然體會到“自信”的感覺。“這原本不是屬于我的世界,但我憑自己的本事瀟灑走了一回。”
十多天后,四川省歸國人士企業聯合會澳大利亞工作站在墨爾本舉辦四川美食文化節。慈善晚宴上,來自敘永的200多件扎染作品閃亮登場。張開麗制作的一張7米長、2.6米寬的壁掛賣出了800澳元(約人民幣4000元)。作品上點綴著400多朵形態各異的白色“蜘蛛花”,耗費了她14天時間。這再一次堅定了她的信心。
2018年,敘永縣成立了扎染蠟染苗繡專業合作社,西溪村、群英村都建起了扎染工坊。大自然的花鳥魚蟲,在一雙雙巧手中幻化成古樸的衣裙、圍巾、手提包……裝點起遠方人們的生活。
張開麗幾乎用上了所有的閑暇時間琢磨這門手藝,她還嘗試用許多植物做天然染料,色彩更加豐富,作品愈發精美。今年暑假,她開始嘗試為自然體驗營授課,教城市里的孩子們扎染。如今,扎染已經成為她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一年能增加收入2萬多元。
擁抱改變的不僅是她。
“我這雙手原本是種莊稼的,現在做起扎染,有了增收的門道,更有了對美的鑒賞。”今年5月,摩尼鎮扎染蠟染扶貧車間主任劉興連穿上苗族節日盛裝走進西南醫科大學,給大學生上了一節手工扎染課。那天是她55歲人生的高光時刻。
而對于68歲的鄒洪英來說,扎染不僅帶來增收的希望,也療愈著她失去親人的悲痛。“做著扎染,沉浸在里面,心是舒舒服服的。”她說。
漫步敘永縣摩尼鎮,法庭、餐館、民宿中都能找到“敘永扎染”的身影。女人們也習慣在自家沙發上放上一個扎染抱枕,床上鋪一條扎染床幃,墻上掛一幅扎染畫……扎染,已經悄然融入烏蒙山小鎮的日常。
4年過去,當初只有6人的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已經覆蓋敘永縣8個鄉鎮12個村的260多位村民,她們中年齡最大的已經83歲。駐村干部和她們都堅信,這門手藝中孕育著未來鄉村振興的希望。
無數愛心也向這里匯聚:有熱心人給合作社捐贈了10臺縫紉機;有人把“敘永扎染”宣傳到了海外;有愛心企業在成都發往全國的高鐵上做起免費廣告;還有企業在寸土寸金的成都寬窄巷子、大川巷提供免費展銷渠道……
今年7月,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老師又齊聚在敘永摩尼鎮,雖然已是第八期培訓班,人氣依然不減。
來自上海的扎染老師陳愛娣反復強調著作品的設計理念和品控。因針腳不夠整齊,鄒洪英手里的一個手提包被她要求重做了5遍。“我們的扎染不能一直依靠別人的幫助去賣產品,要做出質量和款式都有競爭力的東西,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陳愛娣反復叮囑她們。
聚精會神的女人們點著頭,深夜的車間里,雙腳在縫紉機上踩踏出一陣歡快的節奏。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