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或將獲準與華為合作5G標準
5月6日晚間,來自美國的消息稱美國商務部即將簽署一項新規,允許美國公司與華為共同制定5G網絡標準。
受此消息影響,當日美股半導體公司股價普遍上漲,高通股價上漲1.6%至78.87美元,英特爾上漲1.3%至59.18美元,美光科技上漲1.48%至46.08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5G標準還在進一步完善當中。甘俊攝
實體清單影響交流
事實上華為一直在參與5G標準的制定,此次美國的舉動其實還是為了維護美國公司的5G競爭力,因為去年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之后,美國企業和華為之間關于5G標準的合作受到了影響,損害了美國企業自己的利益。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大多數的美國企業跟華為是有接觸的,還是有不少能做生意的,包括像美光等公司都和華為有生意往來。只是當時按照25%的技術限制規則,有些核心一點的公司就很難和華為繼續做生意。”
在他看來,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在這一兩年內應該不會發生太大轉變,“政策調整有松緊,但嚴格制裁的基調和趨勢幾年內不會變化。”
報道稱,華為被列入美國黑名單后,一些美國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就停止了與華為合作開發標準。并且,“實體清單”也導致美國公司不確定員工到底可以與華為共享哪些技術和信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實體清單”確認后,部分美國企業和華為的交流限制非常嚴格,雙方之間甚至不能私下單獨交流,這也影響到標準制定相關業務的進行。
眾所周知,一流企業制定標準,在行業標準中的話語權也與企業利潤息息相關,而5G標準又需要全球共同探討,美國企業的“沉默”顯然不利于話語權爭奪和產業發展。
于是就有業內人士和美國政府官員表示,這將使美國處于不利地位。部分美國高層迫切地要求發布新規,是希望美國參與5G標準制定不受“實體清單”的限制。
那么,要如何使美國企業更好地參與到建立行業標準的組織中?據報道,美國商務部已經起草了一份新規則來解決這一問題。知情人士稱,雖然該規則可能仍會改變,但是基本上會允許美國公司加入成員中包含華為的標準機構。該草案正在接受美國商務部的最終審查,之后還需要獲取商務部之外其他機構批準。目前尚不清楚整個過程將花費多長時間,或者另一個機構是否會反對。
華為專利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5G標準還在進一步完善當中,眼下最新的R16標準即將凍結,所以當下的時點也有點微妙。由3GPP主導的5G標準其實包括了三個版本的協議,即R15、R16、R17,三大協議完全凍結確定后,5G的三大應用場景標準才算完整。目前只有R15已經在2019年6月凍結,主要針對eMBB場景定義,也就是網速增強方面的優化。R16和R17標準則會支持低延時、廣聯接的應用場景,而這才是5G更大的主場,與垂直行業和產業應用息息相關。
由于受全球疫情影響,R16標準從2020年3月推遲到6月凍結,即使R16的主要內容已經確定,但是接下來R17的標準還需要各國、各組織、各企業共同制定,美國企業必然是要爭取5G標準中的有利地位。所以如果“實體清單”反而限制了美企在標準中的聲量,也將遭到業內反對。
而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通信企業正繼續加大研發投入,2019年,華為研發費用達1317億元人民幣(約合186億美元),占全年銷售收入的15.3%,2020年預計會超過200億美元。目前華為在全球擁有有效專利85000件,發明專利占比90%,歐盟專利局專利申請3524件,排名第一。
近日,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了關于5G標準專利聲明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月1日,全球專利共有21571個5G標準專利項聲明,其中華為排行第一,擁有5G專利申請3147項,超過了三星(2795)、中興(2561)、LG電子(2300)、諾基亞(2149)和愛立信(1494)。
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此前曾在分享會中談道:“預計2020年中國在全球5G連接中的占比將達到70%,2025年5G在中國的滲透率將增至近50%,與韓國、日本和美國一道成為該領域的全球領先者。”
再看中國,R16即將凍結再加上新基建的強力推進,國內5G的網絡建設還將提速,今年運營商們將大力鋪開SA架構的5G網絡,大國之間的5G軍備賽也將更加激烈。對于華為等國內科技企業而言,不論美國態度如何,該爭取的利益將努力爭取,同時自身也需要埋頭苦干,精益求精,準備好長期應對外部環境的灰犀牛挑戰。
截至發稿前華為并未對此予以置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