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業遭遇“差別化電價政策” 紡織行業該如何應對
世界服裝鞋帽網訊,近幾年,紡織行業利潤增速減緩,個別細分產業甚至出現利潤縮水。而除了原料成本以外,高電價一直以來都是紡織企業內心難以言說之痛。如今,紡織、印染、化纖行業再遭差別電價政策對待,無疑讓其難以喘息!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江蘇省
而早在2016年,江蘇省環保廳就公布了2015年度全省944家國控重點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評價結果從優到劣分為綠、藍、黃、紅、黑五個等級。這些“黑色”企業受到了差別電價、水價,停止發放貸款等處罰措施。
如江蘇省環保廳聯合省物價局對等級為紅色、黑色的部分高污染企業試行差別電價政策,用電價格在現行價格基礎上每千瓦時加價0.05元和0.1元。
廣東省
為促進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升級,根據《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規定,在原廣東省物價局《關于進一步加大差別電價實施力度的通知》的基礎上,近日,廣東省發改委決定將全省差別電價政策執行范圍擴大到全省化纖、印染、制革等11個行業。
從2018年1月1日起,這11個行業經認定的淘汰類和限制類企業,其用電價格在原基礎上每千瓦時分別加價0.3元和0.1元。
差別電價政策對紡織行業有多傷?
眾所周知,對于紡織廠而言,電費在成本占比支出中僅次于原料。尤其對于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企業,電費成本已經高于人員勞動報酬支出。以一家擁有噴水、噴氣織機840臺,年產7000萬米的紡織企業為例,一年的電費在400-500萬元左右,而企業的用工支出也在300-400萬元。
我們再來看看印染企業:以一家年銷售2億元的工廠為例,每年電費支出700-800萬元,而工人工資的支出也在700-800萬元,成本支出最大組成部分的染涂料,每年的消耗也僅在2000萬元左右。
如果按照2014年全國工業用電量3.99萬億度計算,銷售電價上漲3分錢意味著全國工業企業增加成本約1200億元。具體到一家工廠身上來說,電價上漲3分錢意味著直接成本增加3.3%,而一般紡織企業的毛利在10%~15%左右。
由此可見,差別電價政策對紡織行業的影響非同小可!
紡織行業該如何應對?
當下環保形勢嚴峻,各地政府開始利用價格杠桿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電力消耗占紡織生產成本的大頭,加價就是對落后的紡織產能和不合理用能的懲罰。
山東德州紡織行業管理辦公室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加價舉措有利于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可以促使企業更好地用能,想方設法節能。但他提出要分行業對待,紡織行業是傳統民生行業,如果直接按照營業面積或者當年產量計算,多少顯得有點片面。紡紗、印染、織造、服裝對電價的需求層次不同,要有具體的“用能行標”,與企業當年產生的經濟效益或者整體效益掛鉤計算才合理,對此,政府應該充分聽取企業的心聲。
廣東紡織協會負責人認為,這是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必走的一步。隨著資源的匱乏,政策的“高壓”,必然導致能源成本不斷上升,企業要長久發展,必須科學合理用能、節能,加快技術升級。如果一家企業的能源成本接近企業成本的1/3,那就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才能提高企業競爭力。今后節能不再是“軟約束”,而是真正的“硬指標”。
更多精彩資訊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