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威購鞋事件:只有天選之子才可穿匡威?
想要穿上一雙匡威1970s,總共分幾步?
一,帶上身份證,本人;
二,穿著匡威鞋和(不是或)服裝進店,以示對品牌的尊重和忠誠。
三,祈禱自己能成為萬里挑一的幸運兒,被往濟寧金字路貴和購物廣場的匡威們店選中。
除了饑餓營銷,匡威還搞捆綁銷售。有人在豆瓣分享了自己購買匡威時的遭遇——
豆瓣網友 @觀音菩薩 分享了朋友的經歷:試鞋的時候,旁邊一位大哥買了兩雙1970s都不行,最后不得已又買了雙經典款。
捆綁銷售放到奢侈品行業有一個專有名詞,配貨。
“配貨”一詞或許來源于愛馬仕。作為奢侈品,即便品牌有能力加快生產速度但也要保證少量限定出產。成百上千的消費者在waitlist上排隊的時候,除了導購,誰知道自己需要等上一年還是十年呢?于是,“配貨”這樣變態的行業潛規則應運而生,不愿意多等的消費者必須多買個絲巾、手鏈或者其他產品。
據媒體報道,愛馬仕的配貨比例介于1:0.5至1:2。某奢侈品牌的皮具修復師表示:“如果你想買一個5萬元的包,就要先購買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其他產品。不同門店、不同品牌,配貨額也不同。額度越高,銷售分到的獎勵也越高。”
“奢侈品牌留有顧客的消費記錄,經常逛店消費的會被列入優質顧客名單,銷售人員與之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一旦有熱門款或限量款到店,則第一時間通知他們。”對于品牌而言,這些忠實顧客既往所有的消費金額,都可以算作“配貨額”。
當然,官方是不可能承認這種配貨機制的。愛馬仕中國服務中心曾這樣回復媒體:“公司不存在所謂‘配貨制度’,對銷售人員的個人行為不予評論。”
配貨在奢侈品行業的猖獗反映了失衡的供求關系。但對于大眾服飾品牌來說,搞這一套真的合適嗎?
其實,搖號買鞋早已成為潮流運動品牌的現狀,比如限量發售的合作款,或復刻款,甚至是明星帶貨款,因為供不應求導致產品價格上漲,甚至需要排隊抽簽才能買到,而實名購買也是品牌控制黃牛炒鞋的一種方式。以Supreme為代表的潮流品牌把饑餓營銷發揮到了極致,成為經典案例。但這都9102年了,匡威還搞別人玩剩下的不過時嗎?更何況,1970s是量產并非限量產品。在淘寶上,1970s遍地都是,很多都是現貨立即可發。
即便1970s是匡威最好賣的一個系列之一,經常斷貨,但產量和銷售方式都是人為可控的因素。新京報指出:如果產品的重點過于放在華而不實的營銷方式上,長此以往,也會有損品牌美譽度。
匡威的搞饑餓營銷無疑是反面教材,不少人對這一點進行了吐槽:“大多數的鵝都覺得匡威應該換一個有腦子,尊重消費者人格的營銷策劃團隊,而不是這種把廉價消費品價格炒到天上去還敗消費者好感的只顧眼前利益的行為,麻煩匡威睜眼看看。”“以后招聘營銷策劃的時候麻煩把智商放在考核內容的首位,謝謝。”
對于這次失敗的營銷,匡威已經發布了致歉函。這份公眾函稱匡威從未參與、也絕不鼓勵任何炒賣行為,品牌方已第一時間與相關授權經銷商進行了嚴肅溝通,取消非聯名款產品的排隊和抽簽,嚴禁一切配貨行為。
針對目前CHUCK 70鞋款全國缺貨的情況,匡威方面表示已與總部反饋,增加該鞋的生產數量。同時,也會將目前有限的CHUCK 70鞋款數量進行了分流售賣,無論線上線下均“先到先得”,嚴禁黃牛惡意炒賣。
但文中并未提及品牌方對于實體店“發售預警”中要求顧客需穿匡威的鞋和服裝排隊一事。
希望匡威能長點心眼兒,別再鬧出這樣的笑話。
來源:虎嗅APP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