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鞋市場的新零售生意好做嗎?KIKS開設線下門店
舞龍、舞獅加臉譜,京劇、糖畫和琵琶,這些典型的京城元素被球鞋潮流媒體KIKS搬進了開在北京三里屯的首家線下零售店。
在這家建筑面積200平方米的店鋪里,銷售品類主要包括國內外各潮流品牌的衣服、鞋、襪子等。KIKS自主設計的T恤、襪子等產品在店內也有專門的展示區域。KIKS創始人李寶峰對懶熊體育表示,KIKS品牌此前與一些大品牌發布的聯名商品,銷售情況超出他們的預期,接下來會跟品牌方溝通,對某些熱門的聯名單品進行量產。

▲位于三里屯3.3大廈的KIKS線下零售店
據李寶峰介紹,開業以來,他們的店鋪一天營業時間為12個小時,平均每小時進店人數是150人左右。這意味著,背靠三里屯這樣一個人流量極大的區域,KIKS北京門店的日訪客人數超過1500人。
與之對應的是相對高的開店成本。李寶峰透露,三里屯店每個月的盈虧平衡點在83-85萬元,涵蓋了所有的房租、人力、開店一次性投資的攤分和占用流動資金的成本等。但他認為投入是值得的,“目前我們每天的營業額在3-4萬塊,在品牌全部到位之后,預估營業額還會上漲。”
KIKS團隊組建于2012年,主要圍繞時下流行的球鞋潮流資訊生產與之相關的內容。2014年7月,KIKS公司正式注冊成立。創立之初,KIKS的媒體內容主要在其微信公眾號、微博、官網和各大自媒體平臺進行發布;與此同時,KIKS建立了自己的線上商城,售賣自主設計的服飾并代理一些品牌的商品,而后轉為在微信上的微店平臺進行售賣。但彼時的電商業務規模相對較小。
根據其官方數據,2014年9月到2017年4月,KIKS的粉絲總數從1000增長到了60萬。這讓KIKS開始思考由線上走向線下的可能性。
2017年4月,KIKS往線下渠道邁出了第一步——發行了自己的第一本月刊《KIKS定番》。“我們認為有些平面照片的質感,只有通過紙媒才能更好地展現出來。”李寶峰說。
其具體的操作方式是:KIKS在線上媒體平臺所生產的照片、文字等內容,通過重新編排和設計,形成一本紙質刊物;該雜志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免費的64頁縮略版,另一個是售價69元的160頁完整版。免費版雜志的取閱渠道為星巴克和COSTA;付費版的訂閱渠道包括Relay、XH55、US17等時尚買手店、Hip-hop工作室、籃球商品店等,以及KIKS的線上微店。
純粹從雜志的角度,《KIKS定番》每月發行量為36萬冊,平均一本雜志的印刷成本為30元,再加上人力和硬件成本,屬于微虧狀態。但李寶峰表示,通過廣告、承接品牌商的外包拍攝、內容制作等業務,KIKS的媒體部門目前可以做到盈利,“今年跟去年相比,我們媒體部門整體營收增長了800%”。
在做紙媒的同時,KIKS就已經在計劃開設線下零售店。在李寶峰看來,只通過媒體來生產、分發內容,并不能完全將“潮流”這個概念完整地傳達給用戶。“不管是線上還是紙質媒體,所講的內容基本都是捕風捉影,是一個比較虛的東西。如果線下沒有與之相呼應的東西的話,光靠媒體內容產生的影響很有限。”
對于當下的年輕消費者來說,通過線上媒體獲取到一些潮流產品的信息,也許會立刻產生很強的購買欲,但新的信息很快就會完全覆蓋之前接觸到的信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購買欲會遞減。所以我希望讀者閱讀了我們的內容產生消費沖動之后,馬上能夠獲取購買信息。然后到我們的實體店鋪,就能買到你在我們的媒體平臺所看到的一模一樣的產品。”李寶峰說。
根據KIKS的官方數據,2018年8月,KIKS的粉絲(微信、微博、雜志)總數已經增長至153萬。8月24日,KIKS線下零售店正式在北京開業。

▲KIKS店鋪內一角
由此,KIKS打算進一步打通電商渠道,其天貓店即將上線。“我們希望實體店鋪里的產品與我們的雜志內容相吻合,全部都是時下最流行的。過季的商品就會放到電商渠道進行售賣。”李寶峰說。
由于獲取線上流量的成本日益提高,KIKS還希望線下店鋪能夠將一部分“小白”用戶轉化成忠實粉絲。
“有些人可能只是純粹路過,然后就被吸引到店里來了。如果他對這個東西有興趣,我們就希望能夠慢慢地培養他入門。通過我們的媒體內容,慢慢地他就會去了解到每個鞋子、產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喜歡的東西慢慢去沉淀,就是這樣的一步一步來的。”李寶峰說。
在這樣的鏈條下,KIKS的線上和線下業務是相互“反哺”的關系。
實際上,通過內容生產聚集粉絲,再延伸出電商業務,進而進軍線下實體店,是近些年不少新興品牌的發展路徑。潮流文化行業在這方面的趨勢尤其明顯。
以現已完成4輪融資的YOHO! 為例,這家成立于2005年的潮流內容供應商于2017年10月在南京開設了第一家線下零售店,面積達5000平方米。在此之前,YOHO! 就已經發展出了紙質雜志、線上社區和電商平臺等業務,在電商業務方面則擁有10年的運營經驗。

▲2017年10月,YOHO!在南京開設了第一家線下零售店鋪
根據ZAKER的數據,2016 年,YOHO!旗下的有貨網銷售額已超過 20 億元,2017年的銷售額約為34億元。虎嗅網的報道稱,YOHO!線下店開店當月,在只開放了不到三分之一店鋪面積的情況下,完成了400萬元的營業額,而該店鋪的盈虧平衡點為600萬元。YOHO!創始人梁超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店鋪預計將在開業后的第三年盈利,也就是2020年。
KIKS的計劃是明年在全國開設10到20家實體店。不過,如何將線上經驗轉化到實體運營,依然是其面臨的挑戰。
在YOHO!的模式中,由于擁有多年的電商運營經驗,他們可以通過旗下的電商網站獲取用戶的消費數據,從而把握潮流走向,然后有指向性地在媒體平臺上投放內容。這些更有針對性的內容更加能夠吸引年輕消費者,從而反過來促進電商銷售的增長。而KIKS還不足以擁有如此量級的數據。
線上和線下銷售渠道的打通,前臺、中臺和后臺的聯動,供應鏈的整合,也都是KIKS未來必須跨越的障礙。
李寶峰表示,目前尚無融資計劃。接下來在往實體店拓展的過程中,僅靠自有資金運轉的KIKS如何解決更大量級的成本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色,這也是KIKS未來擴張需要面臨的挑戰之一
此外,KIKS還需要實現不同店鋪個性化和標準化之間的平衡。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潮流文化,消費者的習慣和購買力也不盡相同。“未來隨著體量的變大,各家店鋪末端細節管理的標準化變得無法避免,但這一定程度上與KIKS所倡導的各個城市文化的獨特性理念又有所沖突。”李寶峰坦承:“雖然有了這樣一個目標,但要真的落地,其實沒那么簡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