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鞋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可以看出 產業集群效應優勢漸顯
制鞋企業在生產、定制、銷售、物流等各個環節,嘗試全方位的“智造”升級。
制鞋行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我國的鞋類分為皮鞋、布鞋、膠鞋、塑料鞋(化學鞋),稱為四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鞋的穿用要求越來越高,而四種鞋從原料、輔料、加工裝配工藝、款式、功能都在滲透,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又互相競爭和沖擊。因此促使鞋的造型款式、結構用料、功能等方面都在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國制鞋業總體運行分析及預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制鞋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制鞋業銷售收入為7442.16億元,較2016年的7691.60億元減少了3.24%。預計到2018年中國制鞋業銷售收入將達到7303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84%,2022年制鞋業銷售收入將達到8490億元。
在利潤總額方面,2017年,中國制鞋業利潤總額為427.82億元,較2016年的439.44億元減少了2.64%。預計到2018年中國制鞋業利潤總額將達到414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28%,2022年制鞋業利潤總額將達到453億元。
2016-2022年中國制鞋業銷售收入、利潤總額情況預測

產業集群效應優勢漸顯
縱觀中國的制鞋行業,隨著一些地區產業鏈的不斷完善,逐漸發揮出集群效應的優勢,形成四大特色區域:一是以廣州、東莞、惠東等地為代表的廣東鞋業基地,主要生產中高檔鞋;
二是以溫州、臺州等地為代表的浙江鞋業基地,主要是生產中低檔鞋;
三是以成都、重慶為代表的西部鞋業基地,主要生產女鞋;四是以福建泉州、晉江等地為代表的鞋業生產基地,主要生產運動鞋。
從貼牌加工到自創品牌,從照搬照抄到自成一體,中國制鞋業在摸爬滾打中走出了頗具特色的發展道路。我國制鞋企業在規模擴張、品牌建設、制造工藝等方面得到了大幅改善或提升。
全國皮革鞋靴產量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1-4月我國皮革鞋靴產量為12.73萬雙,同比增長1.15%。2017年我國皮革鞋靴產量為44.77萬雙,同比增長1.29%。2013-2017年,我國皮革鞋靴產量呈波動下降態勢。
2013-2018年1-4月全國皮革鞋靴產量統計情況

出口形勢嚴峻
雖然2017年我國鞋出口的頹勢得到了扭轉,但出口形勢仍較為嚴峻,一方面是我國制鞋企業成本上升,出口產品價格上升;另一方面,是歐盟、美國等對我國鞋產品設置較高的關稅壁壘,較東南亞各國的出口鞋產品競爭力有所下降。
2018年1-4月中國鞋類出口分析
2018年4月中國出口鞋類33.1萬噸,同比減少10.5%,1-4月中國出口鞋類135.5萬噸,同比增長0.9%。
2017-2018年4月中國鞋類出口量及增長情況

2017年出口情況好轉
2017年,“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加上國際貿易形勢向好,為鞋類企業提供了穩定的出口訂單。對于出口增長的原因,首先,2017年國際市場有所復蘇,主要是美國的經濟總體表現不錯,企業接單狀況良好,外需增加。其次,國家持續推進供給側改革,加上環保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嚴格,淘汰了一些小型工廠,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優質工廠的接單狀況。最后,“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企業和沿線國家提供了雙贏機會。
產業鏈完整,產業集群發展
我國制鞋行業憑借優質的投資環境以及勞動力資源的優勢,已經建立起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各種鞋類生產的產業集群,建立完善的鞋業成品和鞋材市場以及鞋類的研發中心和資訊中心,保障了我國制鞋行業的穩定發展。
“智造”升級
制鞋企業在生產、定制、銷售、物流等各個環節,嘗試全方位的“智造”升級。讓制鞋這個傳統產業,增添諸多的科技新元素,實現“互聯網+”時代的更新迭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