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去年翻倍今年大漲60% 是什么引擎在帶動股價
去年,波司登的股價上漲了132.8%,成為港股市場上的一只牛股,今年以來,公司的股價上漲似乎毫不遜色于去年,甚至還有超越的跡象。
今年以來,5個月不到的時間,公司的股價一口氣上漲了59.46%,目前公司的股價為2.36港元,已經創出8年多的新高,公司上一次股價達到這一價位還是在2011年2月份的時候。
那么,資金為什么會在這個時候蜂擁買入波司登,基本面又能否支撐起其估值呢?
股價大漲背后的邏輯
今年以來,A股市場強勁反彈,受到了很大的關注,各大指數的漲幅超過了30%,尤其是創業板的走勢更加吸引眼球。相比較而言,港股市場的走勢就要略顯平淡一點,今年以來,香港恒生指數上漲了17.48%。
不過,波司登在去年股價實現翻番之后,今年以來又上漲了59.46%,漲幅在港股中排名第131位,在2378只股票中,排名前5.5%。在港股整個紡織服裝板塊中,排名第二,僅次于李寧(2331.HK)今年以來上漲的68.81%。
從財報上來看,公司的利潤從2016年開始復蘇,其中關鍵的一步就是公司重新聚焦核心業務——羽絨服業務,之后公司實施了“減法戰略”,從而收縮了多元化,并且聚焦到主航道。
那么在接連的大漲之后,公司的基本面能否支撐股價,未來又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1、年度大會發布年度核心策略,改革紅利有望持續。4月17日,2019波司登集團年度大會在常熟國際展覽中心舉行,2000余位員工參加。波司登集團執行總裁梅冬女士作2018年復盤總結,并發布2019年核心策略。
展望下一財年,公司將在研發、供應鏈、品牌等方面繼續投入,不斷鞏固“全球熱銷的羽絨服專家”的地位。
公司最近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月25日,累計營收金額同比增長超過35%。可見,進入2019年以來,公司在零售環境整體較為冷淡的情況下,產品銷售依舊實現逆勢增長,展現出比較強勁的銷售勢頭。
我們認為,在消費者已經對產品和品牌升級產生一定的認識和肯定之后,銷售增長的勢頭往往能有延續性,改革紅利有望在未來幾年的時間里保持持續。
2、高管調整有助于為公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股權激勵保證積極性。波司登最近值得關注的一件事情就是高管團隊進行了調整。
4月17日,公司發布公告稱,朱高峰獲任為本集團首席財務官及副總裁,當日開始生效。公開資料顯示,朱高峰原為集團財務總監,同時擁有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及中國注冊會計師資格。他于2005年加入波司登,先后擔任審計經理、財務副總監、財務總監及總裁助理,在內部審計、風險管控及財經管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另外,波司登比較重視股權激勵,2016年以來一共推行三期股權激勵計劃,第一期和第二期主要考核公司財務業績及選定人員的工作表現,第三期考核條件包括截至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3月31日三年波司登品牌業務的財務表現及承授人工作表現。
其中,第一期在2018年8月份已經歸屬70%,公司已經達成2018年3月31日之前年度的業績考核。
3、產品何品牌升級有助于毛利率的提升。2018年,公司的主品牌提價了30%—40%。
《股市真規則》的作者帕特多爾西認為,衡量一家企業品牌價值有效性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看消費者是否愿意為它的品牌溢價買單。從目前的市場銷售情況下,消費者對于波司登在經過產品升級之后的提價是認可的。
公司的毛利率在2015年和2016年出現下滑,從2017年開始回升,未來公司繼續致力于產品和品牌的升級,公司的毛利率有望進一步向上反彈。
估值是否具有吸引力?
股價能否支撐基本面,主要還是看估值,隨著股價的水漲船高,公司的估值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升。
我們發現,公司在2007年10月份剛上市的時候,市盈率要比現在高很多。
之后的2008年到2012年是公司業績的快速成長期,營業收入從2018年財年(2007年3月31日—2008年3月31日)的52.79億元增長到了2012年財年的83.76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12.2%,并且在2013年到達峰值的93.25億元。
從2013年到2016年,公司則進入到了調整期,營業收入連續三年負增長,到2016年縮水到了57.87億元。
從2016年財年至今,公司通過品牌減負、關閉低效門店、大力清理庫存等方式,經營業績重新回到上升軌道。
2018年財年,公司的營業收入88.81億元,同比增長31.1%,歸母凈利潤為6.16億元,同比增長57.1%。目前來看,在品牌、渠道、供應鏈多維發力的情況下,公司的業績已經有重回高峰的態勢,而且這一勢頭如果得以持續,超越高峰也是指日可待。
我們發現,按照波司登目前的市盈率,乘以2019年預計的凈利潤,所得出的市值,要比目前的市值大不少,可見即使經歷了一波快速的上漲,波司登的股價仍然談不上過高,而隨著業績的不斷上升,市值空間也有望被不斷拓寬。
所以,總的來說,波司登股價上漲的背后是公司在聚焦主業之后,業績增長的邏輯不斷得到驗證,而這一趨勢仍然在進行之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