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鋒波:棉價波瀾不驚 上漲預期增強
最近國內棉花窄幅波動,但ICE棉花的上漲又給了國內棉花支撐,棉紡企業開工率逐步提高導致現貨價格走強,讓期貨價格下跌空間也有限。隨著3月份全國棉紡企業生產向好,棉花需求在逐漸恢復。短期內棉花的市場底與政策底均已形成,將在15000-15300元/噸形成牢固底部,棉花期權的持倉結構也預示未來看漲的氣氛越來越濃。
前怕狼后怕虎,棉花成了趴地虎。
一位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草帽,二女兒賣雨傘,老太太成天愁眉苦臉。因為一到下雨天,老太太擔心大女兒的遮陽草帽賣不出去,可是等到天晴,老太太又擔心二女兒的雨傘賣不出去。用這個故事來形容棉花現在的擔憂最好不過。目前對ICE棉花利好的消息就是中國進口美國棉花,當ICE期貨價格上漲時,國內考慮更多的不是國際棉價上漲,而是大量進口到國內將會拉低國內價格;而當ICE棉花期貨如果因中美貿易談判前景不明確而下跌時,國內則考慮國際棉花整體價格下調與棉紡產品出口前景黯淡問題。總之,當外盤上漲時國內棉花跟漲意愿不強,如果價格大漲勢必會面臨儲備棉重啟與進口棉花增加因素,而外盤下跌將會增加國內外棉花差價與需求預期減弱的雙重利空因素,所以一直處于15000-15600元/噸的箱型震蕩。
(國內328級棉花與美國棉花差價)
市場底和政策底先后出現,疊加效應支撐棉花難以下跌。
雖然2018/19年度國內棉花供給充足,商業庫存和社會庫存仍比較高,但期貨調整的幅度卻很有限。從現貨市場來看,棉花現貨價格自今年以來逐步回升,尤其春季過后價格堅挺,棉紡企業陸續開工讓有棉花現貨的企業拿貨的信心增強。進入3月份后棉紡企業開工率普遍在85%以上,雖然大部分棉紡企業人士都認為貿易戰造成紡織行業的訂單比去年同期有所減少,但比2018年底確實增加,至少目前來看中美貿易戰沒有繼續惡化的跡象,對后期棉花需求恢復的預期支撐著棉花價格難以下跌。
從期貨價格表現來看,今年以來價格跌破15000元/噸只有幾個交易日,隨后都保持在該價格之上,筆者在1月14日就預言“棉花市場底部已經形成,政策底還需等待”,在3月1日美國推遲對中國增加關稅以及國內增值稅的下調,政策底已經形成。如果說市場底是消化供給增加利空所形成,那么政策底則是對需求恢復的預期。在市場底和政策底先后出現下,疊加效應支撐棉花再難以下跌至15000元/噸之下。
以時間換取空間,期權持倉結構顯示市場看漲意愿很強。
供給與需求相互作用制約了棉價上漲空間,在中美貿易談判沒有確定背景下海外訂單難以增加,國內紡織產能增速放緩,所以在沒有供給減少的因素出現前(比如新年度棉花生長遇到干旱天氣),市場難以走強。大部分走勢將會和去年同期一樣,保持窄幅的區間波動。
棉花期貨橫盤整理3個多月,市場看漲的情緒不斷高漲。從期權持倉結構來看,截至3月21日CF1909看漲期權的持倉為24344手,看跌期權持倉為16042手。而在CF1909看漲期權中,執行價格為16800元/噸持倉最多為5404手,以220元的期權費計算,意味著持有看漲期權的投資者當CF1909合約在8月5日收盤前價格有機會上漲至16800+220=17020元/噸時才能不虧損,否則220元/噸的期權費將打水漂。即時現在看價格上漲至17000元/噸的概率較小,但期權的持倉量卻依然在增加。
外棉的漲跌,對于國內的影響力在減弱,除非ICE棉花能夠上漲至80美分/磅,國內棉花才能跟漲,或者當ICE棉花下跌至72美分/磅以下,國內棉花才可能下探15000元/噸支撐,否則國內棉花還將橫盤整理。雖然期權持倉結構表明市場看漲的情緒在增加,但并沒有任何數據能夠說明何時棉花價格才能走牛。也許現在時間對于持有棉花期貨和現貨投資者才是最好的朋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