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已經印發實施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接近48萬億元、服務貿易超過1萬億美元、利用外資規模不低于“十二五”時期水平、對外投資5年累計達到7200億美元……《商務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提出“十三五”商務發展目標,包括內貿流通、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四個方面14項具體指標,并著眼于推進商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九大任務和三大新戰略。
據沈丹陽介紹,《綱要》共12章44節,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提出了“十三五”商務發展目標,以及內貿流通、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四個方面的14項具體指標。《綱要》還提出要著力推進商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提出了九大任務和外貿優進優出戰略、流通升級戰略、國內外市場一體化戰略三大新戰略。7月5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回應國內外媒體高度關切的熱點問題時透露,商務部組織編制的《商務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已經印發實施。
據沈丹陽介紹,《綱要》的第一大亮點就是遵循《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貫穿《綱要》全篇。具體而言,一是把創新擺在商務發展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商務工作始終,增強商務發展動能。二是緊密結合商務工作連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特點,正確處理商務發展中的重大關系,優化商務發展格局。三是努力打造綠色商務,提高商務持續發展能力。四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著力實現合作共贏。五是把共享發展作為商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商務服務民生的功能,讓人民群眾在商務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此外,《綱要》還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提出“十三五”商務發展目標,并提出了內貿流通、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四個方面14項具體指標。如到2020年,內貿流通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接近48萬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高層次開放型經濟體系基本形成,貿易結構進一步改善,服務貿易超過1萬億美元;利用外資規模不低于“十二五”時期水平,質量和效益提升;對外投資5年累計達到7200億美元,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據沈丹陽介紹,為提高商務發展質量和效益,《綱要》提出要著力推進商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提出了九大任務和三大新戰略。這九大任務包括:形成商務發展新體制,提升流通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水平,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實施優進優出戰略,完善跨境投資布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區域協同開放,深化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國際經貿關系,統籌對外開放與經濟安全。三大戰略分別為外貿優進優出戰略、流通升級戰略、國內外市場一體化戰略。
作為“十三五”時期商務發展的主要抓手,《綱要》還提出了26個重大工程項目,強化對六方面目標任務的支撐。如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商務綜合監管執法體系建設等重大工程項目,強化體制機制改革的支撐;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智慧供應鏈創新行動等重大工程項目,強化現代流通發展的支撐;實施國際消費城市建設、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等重大工程項目,強化消費升級的支撐;實施培育外貿品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等重大工程,強化貿易強國建設的支撐;實施國家級經開區創新發展、境外經貿合作區創新等工程,強化跨境投資發展的支撐;實施京津冀市場一體化建設、長江經濟帶商務引領等重大工程項目,強化區域協同開放的支撐。
在《綱要》實施方面,沈丹陽介紹說,政策上要突出“三個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突出簡政放權、放寬市場準入等措施,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和經濟內生動力。二是更加注重政策的精準性和精細化,加強對新領域、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的引導和支持,加大對薄弱環節、發展短板的支持力度。三是更加注重市場與政府作用的互補配合,強化政府投入杠桿撬動功能,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