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或禁止使用致癌物質 開始抓服裝安全
歐盟(EU)正在啟動一項公眾咨詢,關于291項有害物質限制使用在紡織品和服裝上的可能性。
該項提案是一項限制令的一部分,該限制令廣泛且扼要地著眼在一系列消費品上,禁止殘留致癌、導致突變或生殖毒性(CMR的)物質。
紡織品和服裝已經被選中作為第一個測試范例,因為消費者可能長期或多次短時間內暴露于含有CMR物質的產品中。
該委員會說,可以使用由REACH提供的簡化程序(由該系統註冊、評估、授權和限制的化學品),以避免制式冗長的限制過程。任何產生的限制將被加進REACH作為特定附錄并且可以定期更新。
一個公眾咨詢已經啟動,以便委員會收集CMR物質在消費品中存在的訊息,并收集關于它們的濃度、功能和替代品使用的可能性資訊。它也將評估對社會經濟潛在的影響和執行的可能限制。
CMR物質(個別物質或群體)的名單已被歐洲化學品管理署(ECHA)造冊列管。
物質分為三組:分類染料和致癌胺、其他物質、石油和煤類物質,在紡織供應鏈中,它可作為原料使用。該列表包括磷苯二甲酸酯、阻燃劑和顏料。
相關鏈接:
消費者和制造者關系正在重構,服裝制造者要掌握新的服裝消費特點,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革。引導消費新趨勢則是搶占市場的捷徑,滿足消費需求多樣化、個性化、時尚化成為主流,有利于推動消費結構加速升級。
“十三五”規劃建議強調制造業發展,“制造強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實施《中國制造2025》是構建產業新體系的主要命題,因此,“十三五”時期被業內稱為是中國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變的決勝階段。服裝是紡織產業重要的符號,是產業升級的轉型重點。在中國從紡織業大國轉型紡織業強國的過程中,服裝制造業完全可以借機重塑價值,進而在新環境下迸發出全新的生命力。
產能過剩對應高庫存,創新能力的薄弱導致同質化經營,單點單產品單業務盈利結構發生變化,未來隨著渠道扁平化的深入發展,贏利空間也會越來越小,這些問題均需要服裝行業實現實實在在的、高品質的轉型升級來解決。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和構建產業新體系,是當下服裝制造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資深服裝評論家田先生接受本網記者采訪,他認為傳統的大工業化生產模式突然面臨個性化消費市場的改革,沒有辦法適應,必然會產生庫存積壓,不少品牌也在這個過程中要承受資金鏈斷裂的重壓。大家都在謀求新的發展方向,有的品牌轉向定制類生產,以市場決定生產。例如內衣品牌“都市麗人”,在沒有完全拋棄大規模生產的前提下,精準定位二三線城市,規避掉高端市場可能由此產生的積壓風險,用良好的性價比吸引消費者,反而獲得了很好的生存空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