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長度指標減少
受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及棉花庫存較高等多種因素影響,國內棉花市場成交持續清淡。據公開數據顯示,供銷社系統棉花購進670.4億元,同比下降22.9%。銷售1137.9億元,同比下降12.4%。
今年8月底,南疆的新棉采摘已經零星開始,進入9月份,由于新年度新疆棉花單產下降,農民惜售,新疆加工企業收購也很謹慎,采摘和收購進度都較慢。特別是進入10月份后,雖然新棉的采摘進度有所加快,但由于農民惜售和加工廠擔心收購風險,農民交收的進度再一次被延后。
“按照以往的規律,預計北疆會在10月底完成絕大部分采摘,11月中旬北疆完全采摘完畢,而南疆11月中旬也將采摘完畢。總體而言,由于惜售等因素存在,交收加工完畢可能要到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整體的采摘節奏有所延后。”招商期貨上海營業部總經理楊志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另外,由于近年來棉花價格走弱,使得棉花種植面積有所減少。楊志江認為,2015年度新棉花產量預計在380萬噸-400萬噸之間,同比上年度450萬噸減幅15%左右。新年度內地產量100萬噸-120萬噸,同比上年度200萬噸減幅45%左右;新年度國內產量預計480萬噸-520萬噸,中值500萬噸左右,同比上年度650萬噸減幅23%左右。
與此同時,根據中纖局的公檢數據,截至10月12日,今年已經公檢的棉花加權長度指標同比減少1mm,28mm以下的棉花占比59%,而去年同期只有14%。
馬值B2檔比重大幅下降31個百分點,七成以上棉花馬值C2。從斷裂比強度來看,S2以上的棉花占比從去年的近五成下降到三成。
對此,楊志江表示,由于今年7月20日至8月10日期間全疆持續近20天的高溫,導致相當面積的棉花停滯生長、落桃,甚至早衰,影響了單產和棉花內在質量;9月下旬新疆又突然進入大幅降溫模式,一些秋后桃來不及生長。因此,導致新疆棉花內在質量受到嚴重影響,長度短、馬值高,影響國內紡織企業對高支紗原料的采購需求。
“由于新年度棉花長度普遍較低,28mm以下占較大比重,這對紡織企業紡高支紗(譬如40支以上)產生影響,紡高支紗企業基本不會采購28mm以下的棉花,但這不影響低支紗和氣流紡采購要求。同時,國內若不放開進口棉配額限制,國內新棉長度普遍較短,紡織高支紗的企業只能采購國儲庫存里的陳棉或必須改進工藝適應這種情況。”廣州某紗線廠采購部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此前,有棉農向記者反映,今年棉花會形成“產減質降”的雙降格局,現在看來是對的。另外,雖然新疆棉農有補貼來保證收益,但內地棉農卻對近期市場感到迷茫。雖然今年內地也有補貼,但如何補、補多少仍沒有明確消息。在這種情況之下,多數內地棉農都不敢出售新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