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七個方面初步思路闡釋
我國每年纖維加工總量約達5000萬噸,年產生超過2000萬噸的廢舊紡織品,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量約為300萬噸,綜合利用率僅為15%,繼續提高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潛力勢在必行。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趙凱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國際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產品發展論壇上,提出了“十三五”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七個方面的初步思路。
摸清行業家底。需要廢舊紡織品利用全產業上下游企業共同摸清家底,找準難點,提出建議,解決問題。開展行業調研,發布年度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報告,該報告是循環經濟年度發展報告中一個分支報告。
探索建立舊衣物分級利用機制。最大限度地來發揮廢舊紡織品利用率,通過加大力度鼓勵二手服裝市場,提高廢舊紡織品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真正做到物盡其用,需要廢舊紡織品打通上下游的銜接,建立良性運轉回收利用模式。
構建多渠道回收體系。應該借鑒供銷社回收網點,或者互聯網甚至移動互聯回收模式,探索廢舊紡織品利用回收模式,只有建立有效的多渠道回收體系,才能夠真正有利于廢舊紡織品利用產業的發展。
產學研結合開發產品。一定要把研究成果轉換成市場,需要院校跟企業結合在一起,把研發出來的工藝或者技術產品能夠轉換成生產力,這樣使廢舊紡織品利用形成一個全生命周期的經濟技術鏈。
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起步比較晚,屬于成長階段,就需要在政策上或者稅收政策上扶持,比如綠色采購制度。這些扶持能為廢舊紡織品的綜合利用發展奠定很好的基礎。我國在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中規定,原材料為廢棄天然纖維,化學纖維及其制品,纖維紗及織布,無紡市等達到90%以上退稅比例為50%。這樣的政策能夠刺激和支持產業的發展。
利用標準化推動廢舊紡織品利用。規范廢舊紡織品利用市場首先要從法律上著手,有了法律還要制定標準。廢舊紡織品利用目前缺失標準,急須開展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行業準入和產品認證工作,要淘汰落后產品或企業,以便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工作能夠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加強青少年宣傳教育。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困難原因之一是我們對青少年培訓教育太少,他們對廢舊紡織品的利用認知的多少,對提高利用率影響極大。應該把資源綜合利用成功案例編入學校教材,青少年形成良好習慣以后,會促進未來的回收利用工作。這是一項基礎和長期的工作,要著眼長遠,抓實抓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