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總局聯手多家電商共建質量違法失信者目錄
8月5日,全國電子商務產品質量信息共享及風險交流會在青海召開,此次聯盟是由國內電商企業、產品質量監管部門、檢測機構、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自愿非盈利性組織,旨在通過電商產品質量信息交流共享機制,提高質量信息利用效率,對電商產品質量違法失信行為實施精準打擊。首批加入聯盟的有阿里巴巴、當當網、1號店和京東等的13家電商平臺企業。
據質檢總局副局長張沁榮介紹,近年來,政府部門、電商平臺、檢測機構、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消費者組織通過各自的職能以及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了電子商務產品質量數據庫。但由于缺乏交流平臺和機制,這些數據呈“孤島”狀態。聯盟內部質量風險信息共享處置機制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聯盟實際工作平臺——電子商務產品質量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于去年10月上線運行。目前平臺已共享了100多萬條標準、認證、許可和消費預警等信息,近2萬條監督抽查信息。通過該平臺,質檢總局累計推送3625批次質量風險監測結果不合格數據,各成員單位對涉及產品全部做下架處理。
質檢總局電子商務產品質量風險監控中心負責人、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邵新華表示,通過建立電商企業質量信息互聯互通機制,打造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電商企業及時交流和傳遞違法失信企業“黑名單”等內部質量管理信息,有利于提高電商平臺企業的管理水、消費者的質量維權能力,也有利于質檢部門對對違法失信行為實施精準打擊。
同時,聯盟相關單位合作開展電子商務產品質量提升行動,通過信息共享、網上共治、線下協作,促進了對莆田鞋業、廣州箱包等塊狀產業的質量提升,推動了電商產品由“中國制造”向“中國質造”轉型。
54家電商共織制約假冒偽劣“天網”
5日,新一批電商平臺企業加入了聯盟,360商城是其中之一。柳強認為,依托聯盟,能夠引導電商企業之間充分共享問題產品的質量信息,打通制造、檢驗、銷售環節,并完成相關企業、機構的有效銜接,最大程度避免電商平臺審核不利、把關不嚴的情況。
歐萊雅中國法律顧問王瑋婧介紹了與國內外電商企業合作的經驗。電商企業可提高店鋪資質的準入門檻,針對電商企業難以辨別商標注冊證和授權證是否假冒的情況,電商企業可與品牌方形成互動,從源頭阻止假冒產品進入,并降低打假成本。電商平臺還可加強關鍵詞的過濾,加強平臺間互動,共享信息。
張沁榮表示,如何保障信息在各方能及時、有效的傳遞與交流是共享聯盟工作的關鍵。未來,各方應加強協作和聯動,其中電商企業應及時向聯盟提供有效信息,同時針對政府監管部門提供的質量信息,組織開展自查自清活動,對假冒偽劣實施一票否決制。通過信息聯盟,實現對假冒偽劣“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形成一張制約假冒偽劣的“天網”。
據了解,下一步,聯盟將致力于打造“三大體系”。一是信息的采集體系,將及時、全面、標準化地采集監管部門的監管、電商管理、協會投訴、媒體輿情等信息,形成電商質量信息的“大數據”。二是通過信息分析體系對“大數據”進行篩選,擬形成預警通報機制。三是通過信息交互體系,完善各方信息的采集、報送、通報、反饋等制度和機制,真正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