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給“互聯網+外貿”松綁 跨境電商成“香餑餑”
對于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中國制造”來說,跨境電子商務打開了一扇通向更廣闊市場的大門。也正是看準跨境電子商務對經濟的強拉動作用,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做出進一步部署,要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用“互聯網+外貿”實現優進優出,而這無疑將利于擴大消費、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升級、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具體來說,常務會明確要優化通關流程,對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商品簡化歸類,實施經營主體和商品備案管理,對進出口商品采取集中申報、查驗、放行和24小時收單等便利措施。同時,會上還提出要落實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貨物退免稅政策,并鼓勵開展跨境電子支付,推進跨境外匯支付試點,支持境內銀行卡清算機構拓展境外業務。
另一方面,國務院在力挺跨境電商發展時還強調,要鼓勵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通關、倉儲、融資等服務,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企業則可以通過建海外倉、體驗店等方式拓寬營銷渠道,培育自有品牌和自建平臺,合理增加消費品進口。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6%。2013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3.1萬億元,增長率為31.3%,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1.9%。業內分析師認為,隨著國家跨境電商利好政策的先后出臺、行業參與者的積極推動及行業產業鏈的逐漸完善,預計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將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在2017年跨境電商在進出口貿易總額中占比有望達20%左右。
在傳統外貿年均增長不足10%的情況下,中國跨境電商卻連年保持著30%以上的增長。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說:“跨境電子商務是外貿發展的新模式,也是擴大海外營銷渠道、實現外貿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
“雖然近兩年來,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非常迅速,但也導致相關政策跟不上,在便利性等方面存在短板。目前跨境電商的很多問題都不是技術層面的,而是行業規則不夠,國家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此次國務院力挺跨境電商,正是要通過政策來規范行業的發展,大大提升行業的便利化。”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貿易系副主任王亞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國務院用心良苦,將貿易和投資緊密結合,這樣可以推動中國企業更好地和全球資源對接。”
總體來看,跨境電子商務不僅沖破了國家間的障礙,使國際貿易走向無國界貿易,同時對于“中國制造”來說,也拓寬了進入國際市場的路徑,為產品創新和品牌創立提供了平臺和機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