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資源可循環利用 環保時尚兩不誤
近年來,眾多服裝品牌紛紛開始為之探索,如采用人造皮草取代動物皮草、啟動舊衣回收計劃做到資源的可循環利用等。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服裝領域也開始引領低碳環保的新風尚。
人造皮草
環保時尚兩不誤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皮草以御寒能力強、時尚奢華等優勢在服裝領域占據強勢地位。然而,當時尚邂逅環保問題,皮草的境遇開始出現逆轉。國際知名公益組織PETA曾請來多位好萊塢明星拍攝全裸公益廣告,宣告:“我們寧可全裸也不愿穿皮草!”面對如此高調的“反皮草宣言”,時尚圈顯然感覺到了壓力,眾多品牌的設計師開始采用人造皮草代替動物皮草,做到環保時尚兩不誤。
據了解,人造皮草由聚丙西稀系纖維、變性聚丙腈系纖維和聚酯纖維等化學纖維混合而成,在原料和制作工藝上較動物皮草更為復雜。率先嘗試使用人造皮草的品牌是香奈兒(Chanel)。在其2010年秋冬系列新品發布會的T臺上,身穿各式人造皮草大衣和褲子的模特們一經亮相,就贏得了眾多環保主義者和動物保護主義者的好評。
繼香奈兒之后,環保時尚的人造皮草又相繼出現在路易·威登(LV)、普拉達(Prada)、阿貝克隆比&費奇(A&F)、MiuMiu、Zara等眾多品牌的時裝秀中,并迅速成為時尚界的主流趨勢。在這種趨勢的帶動下,消費者對人造皮草的認識也在不斷發生改變,由最初的認為造假難以接受,轉變成現在以之為尚品,繼而爭相購買。
舊衣回收
打通循環利用路徑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新衣更換速度日漸加快,大量被閑置的廢舊衣服無法送人,最終只能丟棄。據統計,我國年產出廢舊紡織品和衣物約2600萬噸。數以萬計的廢舊衣物若被拉進填埋場或焚燒,對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不可估量。但若經過處理變成二手穿用衣物或重新加工成原料循環利用,結果則會大不同。近年來,眾多服裝品牌紛紛啟動舊衣物回收計劃,希望通過這一方式降低時尚產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在國內拉開舊衣物回收序幕的是日本服裝品牌優衣庫。2012年春季,該品牌首次在上海啟動“全商品回收再利用”活動,其回收的自有品牌舊衣物全部無償捐贈給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所屬的上海慈善物資管理中心,用于上海市民政局組織的經常性社會捐助項目。2013年,德國運動品牌彪馬(Puma)也在北京、上海的門店開展舊衣物回收活動。被回收的舊衣物經過化學分解轉化成聚酯原料,用于生產新的可循環產品。同年,在全球48個
門店同時啟動舊衣物回收計劃的瑞典快時尚品牌H&M,在中國上海淮海路門店打出了“不要讓時尚被白白浪費”標語,呼吁舊衣物回收再利用,以保護環境。據H&M淮海路店長介紹,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H&M在上海回收了1.05噸閑置衣物。隨后,其舊衣物回收計劃又在中國的所有門店進行推廣。
此外,中國本土的眾多品牌也積極為環保發力,紛紛參與到舊衣物回收活動中。在2014年6月14日啟動的“舊衣零拋棄—中國品牌服裝企業舊衣物回收活動”中,波司登、棉衣工房、箭牌、雪蓮、順美、依文、諾丁山、凱文凱利、水孩兒、凱德晶品等品牌聯合組建了舊衣物回收陣營,力求通過打通舊衣物循環利用路徑,實現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
記者了解到,中國是世界上紡織品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統計,中國每年消耗紡織原料占世界總量的50%,年產出廢舊紡織品和衣物約2600萬噸,然而再利用率卻不到14%。有業內人士曾算了這樣一筆賬:如果這些廢舊紡織品和衣物全部得到回收利用,那么每年可提供化學纖維1200萬噸、天然纖維600萬噸,相當于節約原油24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000萬噸,減少耕地占用2000萬畝,這些無疑對環境保護十分利好。
智能服裝
引領低碳環保新風尚
現在,要想知道人體內新陳代謝的周期、血液流速、肌肉膨脹度、心率分別是多少,可以不去醫院做檢測,穿智能服裝就可以了解。智能服裝內置生物識別技術,可實時監測人體的微妙變化,幫助人們及時把握健康狀況。與大型醫療設備相比,它不僅方便快捷,也更加低碳環保,是近年來很多品牌創新研發的首要目標。
智能服裝公司Athos日前就推出了智能運動衣和運動短褲,其內含的AthosCore小芯片和傳感器可監測穿戴者的心率、呼吸頻率以及肌肉活動情況,并通過藍牙將這些數據發送到用戶的智能手機中。這些小裝置可以連續使用10個小時,而且重量只有不到20克,人們根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Incredible是內衣品牌維多利亞(WEIDUOLIYA)推出的一款“集成心率帶”功能運動文胸。它和傳統運動文胸的最大不同,是下方多了一根心率測試帶,可實時監測穿戴者的心率以及穿戴松緊度。
RadiateAthletics公司推出的Ra-diate是一款能夠幫助運動者監測身體特定部位或肌肉群訓練情況的運動T恤。它就像是一面貼身熱能鏡,能即時感應運動者身體各個部位所散發的熱量,并通過顏色的變化來傳遞信息,讓運動者隨時了解自己肌肉及血管得到鍛煉的情況。此外,這款T恤還具備局部散熱、吸汗等功能。
業內人士預計,到2016年,智能服裝的生產量將從近幾年的冰凍狀態躍升至2600萬件。未來,引領低碳環保新風尚的智能服裝市場將迎來全面爆發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