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浙江出口同比增速大幅放緩
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傳統競爭力下滑等多方面因素,給浙江的外貿出口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杭州海關日前發布的2015年元月外貿進出口數據顯示,總體上浙江的外貿情況好于全國,但與去年同期12.2%的增速相比,下滑明顯。2015年1月,浙江省進出口總值1921.4億元,同比下降5.4%;其中,出口1547.1億元,增長3.3%;進口374.3億元,下降29.9%。
杭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繼2014年11、12月,浙江省進出口增速回落到零點附近后,今年1月份,全省進出口增速再度出現負增長,且為2014年3月以來最大降幅,考慮到2月受農歷春節等因素影響,預計短期內難以出現較大規模反彈,低速增長仍將延續。
此外,海關總署發布的1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8.6,環比下滑1.5,連續第四個月下滑,預示今年一季度以及二季度初我國出口仍然面臨下行壓力。而從杭州海關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看,去年12月、今年1月連續兩個月維持低位運行,其中出口信心指數持續三個月下滑,浙江外貿出口亦面臨不小的下行壓力。
2月12日,有宏觀經濟風向標之稱的波羅的海綜合運價指數(下稱“BDI指數”)突破了該指數設立近30年來的新低,報收于553點。這輪暴跌已持續兩個月。
分析認為,干散貨運輸市場預計將保持低迷,因商品需求不振,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需求。
對于有干散貨業務的航運企業而言,BDI指數暴跌意味著運價水平明顯下降。但國際原油價格低位震蕩,使得航運企業的運營成本也因此下降。
BDI指數大幅下降,除了國內需求減少和原油價格下跌外,還和國際航運運力嚴重過剩有關。這對出口依存度超過80%的浙江船舶業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據杭州海關統計,今年1月份,浙江的船舶出口出現了大幅下降,共出口船舶17.4億元,同比下降34.3%。
事實上,浙江的船舶制造業剛剛度過了最困難的一年。特別是12月,單月出口達6.9億美元,增長231%,回暖趨勢明顯。
舟山市商務局外貿處處長余東明認為,船企造船成本逐年增大,但受累于全球航運市場持續低迷,競爭激烈,船價很難提高。從舟山船舶出口企業來看,目前散貨船船價比歷史最高時期下跌近50%;其他集裝箱等跌幅也有30%左右。
浙江省商務廳產業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主要出口船企新接訂單、手持訂單比上年有所增長,但受國際油價、干散貨運價下跌以及船價低、融資難等影響,預計今年全省船舶出口不會出現大幅增長,但比2014年會略有好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