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出臺工業品質量監督抽查計劃
近日,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出臺2015年河北省工業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計劃的初步意見。計劃抽查的產品包括公共安全防護類、日用消費品、工業生產資料等大類。抽查的組織實施主要有季度監督抽查、聯動抽查、專項抽查、跟蹤抽查和電子商務質量監督等五種方式,針織內衣、服裝、嬰幼兒服裝、毛巾、玻璃纖維紗、玻璃纖維布等紡織類產品將實施季度監督抽查,羊絨制品、床上用品、絮用纖維制品、兒童服裝等產品將實施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督。
相關鏈接: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機采棉受到了部分紡織企業的認可,但企業反映的問題確定存在,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進。首先是地膜混入問題,棉花種植過程中使用的地膜吸入采棉機,給紡織企業的用棉造成困擾。
朱克榮說:“今年購棉的時候我在新疆呆了9天,每天看五六家軋花廠,棉花的馬克隆值之高讓人驚訝?!彼硎?,湖北地區的棉花馬克隆值能達到5.0以下,而新疆的棉花很少能達到這個標準,大都在5.8、6.2,長度在29mm以下,且衣分能夠達到41%~42%,棉花變得又短又粗,紡紗廠最怕的就是使用這樣的棉花。
據了解,在收儲時代,棉農為了追求高產量,而忽視棉花的質量,使得現在新疆的棉花品種大多馬克隆值高、衣分高。而2014年不再收儲以后,依然采用了之前追求高產量的棉種,且機采棉的種植,也都幾乎全部使用手摘棉的棉種,按照機采特定的行距、株距要求播種,生長期間也是手摘棉的管理模式,只有最后采收時使用機械作業。
有專業人士指出,我國從國外進口先進的采棉機,可是采收的棉花在質量上還是與國外機采棉有較大的差距,這不是機器設備的原因,而是棉種的問題。國外的機采棉從專業的育種、田間生產管理直到最后采收作業,都有一套專門為機采棉量身定做的規范要求。
有紡織企業指出,新疆機采棉質量的改善應該是一個從后道向前端傳遞的過程。去年,棉價放開,對棉農直補,受到市場壓力的只是加工企業和貿易企業,棉農沒有從根本上感受到壓力,所以可能下一年度棉農還會維持目前這種種植模式,但是到新棉再次銷售困難的時候,加工企業和貿易商都知道紡織需要什么樣的棉花,質量差的棉花不收了,棉農也許就會有市場的壓力,那么改善棉花質量就勢在必行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